当前位置:首页>医藏>正文

649-续医说

时间:2025-01-08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10分类:医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649-续医说

<篇名>续医说

书名:续医说

作者:俞弁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45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御寇有言医者理也理者意也何稽乎理言治意言识得理与意料理于未见曰医超然望闻者无

几也

降则不理不治不识不明斯二者不言不详以故圣人尚乎辞说者谓经始于轩岐缓鹊辈识其意者也

仲景下代有名士有方有论有原有辩有法耿耿与繁星并丽而不磨者圣人以道仁天下起危而养安

斯已矣而又立言以臣扶百代其为虑不广且勤哉神而明之在人子容氏有意焉久矣苦心探赜学以

聚之问以辩之精思以强勉之董生曰勉强学问则闻见博知益精然会博而归约则君子贵乎详说也

是书述古法今事积有岁月得理与意者纂载不遗子容之用心亦勤矣病其繁也故略节取之以讲于

家塾有就有道意盖以人之司命不敢肆然而轻耳考其言有先经以始事有后经以终义则系之以经

曰示无专也有以脉而辩症有以症而辩剂的之已见者则系之以余曰示无私也得之前烈参之时贤

者则系之曰某人曰示无掩焉盖得于意则见于言本始以清其源推委以别其流酌中随时以明其宜

以通其变而参伍设置尚其权也有论而无方神其用也祖乎帝继其志也征诸今尚时也文以足志达

其意也削屡而成什要诸理而止也博而要辩而精简而核迹其所到真可究之施行者矣殆与医案医

则从起者吾谅其惑焉子容姓俞名弁以翁约斋号故自附曰守约云

\x嘉靖甲午卿贡进士白海吴恩序

<目录>

<篇名>叙

属性:太史公作史记传淳于公备书其所奏治病死生验者主名病状诊候方药具悉不遗夫史必关天

下之

故而书纪传所略者亦众矣而何独详于一艺焉嗟乎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苟有明效大

验章章若是而可不大而传之乎盖将以析同异极变化决嫌疑定可治求合先圣之道以立度量于万

世轩岐尹鹊之空言由是不诬其所开岂小小哉余友俞子容氏好数喜书其身所取效者无虑数十既

皆表而籍之乃益取近世名人文集杂纪有裨于医者及耳目所睹记得失论而附焉名曰续医说来求

余为序余以自汉以远良工数人代有作者论针砭则祖素难言本草则宗汤液说脉法则推叔和述方

论则称仲景涂辙虽殊要皆有利于物然学人视为术数小道致远恐泥缙绅先生不道焉而仓公独赖

史迁之文至今交于学士大夫之口是知为术虽精取效虽多诊籍虽详非文无以传也今子容所纂其

者既有以拾四子之遗探三圣之奥析同异极变化决嫌疑定可治而尤不专专于一方一论之微每于

先正钜伪之言有取焉可以知其志之所尚矣视夫医案脉旨歌括图说之流果何如哉其传盖可必矣

\x嘉靖丁酉春三月既望\x

\x赐进士出身承德即礼部仪制清臾司主事管理制敕长洌陆师道书\x

<目录>

<篇名>叙

属性:齐梁之人有言曰不明医术者不得称为孝子此过论也宋儒谓治病委之庸

医比之不慈不孝事亲者不可不知医斯言旨哉昔之名医若甄权许智藏李明之朱彦修咸以母病习

医研精覃思遂究奥妙盖君子之存心无所不用其至也弁虽不敏癖于论医或闻师友讲谈之余或披

阅诸史百家之文凡有会于心者辄手抄以备遗忘积久成FS 为十卷名曰续医说云匪敢与古人颉

顽将来好事者共之

\x壬午七月望日叙\x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至人隐医

属性: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辩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芳尹此三圣

人者拯黎元之疾苦替

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万世之下深于此道者是亦圣人之徒也贾谊曰古之至人不居朝廷

必隐于医卜孰谓方伎之士岂无豪杰者哉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国朝医学

属性:今世之业医者挟伎以诊疗者则有之矣求其从师以讲习者何鲜也我

太祖内设大医院外设府州县医学医而以学为名盖欲聚其人以教学既成功而试之然后授以

一方

卫生之任由是进之以为国医其嘉惠天下生民也至矣某尝考成周所以谓之医师国朝所以立为医

学之故精择使判以上官聚天下习医者俾其教之养之读轩岐之书研张孙之技试之通而后授之职

因其长而专其业稽其事以制其禄则天下之人皆无夭阏之患而跻仁寿之域矣是亦王者仁政之一

端也(大学衍义补)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古之良医

属性:物理论曰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

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能知天地神祗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

定逆顺之节原疾FS 之轻重而量药剂之多少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岂区区俗学人能之

哉(初学记)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医儒同道

属性:金华戴叔能曰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自唐书列之技艺而吾儒不屑为之世之习医者

不过

诵一家之成说守一定之方以幸其病之偶中不复深探远索上求圣贤之意以明夫阴阳造化之会归

又不能博极群书采择众议以资论治之权变甚者至于屏弃古方附会臆见展转以相迷而其为患不

少矣是岂圣贤慈惠生民之本意哉(九灵山房集)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医不三世

属性:宋景濂云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问脉经脉经

所以

察证本草所以辩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足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而传经

者乃以父子相承为三世何其惑欤噫古之豪杰自振者不能悉举若李东垣朱丹溪滑伯仁辈皆非世

传而精造医术屡起危殆着书立言为后学楷范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是知医在读书而不在于三世

明矣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医贵权变

属性:王忠文公( )云李明之弟子多在中州独刘守真之学传之荆山浮图师师至江南传之 中

人罗知悌而南方之医皆宗之矣及

国朝天下之言医者非刘氏之学弗道也刘李之法虽攻补不同会而通之随症而用之不行其存

乎近

时吾吴中称良医师则以能持东垣者谓之王持张刘者谓之伯噫尧舜以揖让汤武以干戈苟合道济

世何必曰同余尝病世之专于攻伐者邪气未退而真气先满然矣专于补养者或致气道壅塞为祸不

少正气未复而邪气愈炽矣古人有云药贵合宜法当应变泥其常者人参反以杀人通其变者乌头可

以活命孙真人所谓随时增损物无定方真知言哉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视时盛衰

属性:葛震父云为医当视时之盛衰刘守真张子和辈值金人强盛民悍气刚故多用宣泄之法及其衰

也兵革

之余饥馑相仍民劳志苦故张洁古李东垣辈多加补益之功至若宋之季年医者大抵务守护元气而

不识攻伐之机能养病而不能治病其失在于不知通变也王好古云大定间医者用防风通圣散盛行

于世而多效何哉虽市井之徒口腹备衣服全心志乐而形不苦是以多效而少失或遇扰攘之世饥馑

之年HT 盐糟糠犹不能充况加以值天地肃杀之运岂可一例用凉药如承平之时丰稔之岁哉殊不知

张仲景用桂枝于当汉之末韩祗和则戒用桂枝于当宋之隆此亦因时而用药者也

<目录>卷一\原医

<篇名>轻自制方

属性:东垣丹溪之书大行于世今之医者见其不用古方率皆效颦辄自制方治病药性不明处方无法

卤莽

乱投反致变症多端遂难识治若非平日熟读本草深究内经而轻自制方者鲜不误人也(王汝言续

医论)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痘疹全书

属性:痘疹自汉以前方书不载至拓拔魏时始有方药自唐迄宋有董汲钱乙挺然独出着方立论羽翼

圣经

最为有功近时慈溪赵继宗着小儿痘疹全书板行于世余始读其序窃谓继钱乙之后者一人及读至

终篇详加考究与序大异其书总出六十二方其间喜用紫草蝉壳大力子露蜂房四味如是者凡四十

方抑何其偏戾如此耶若小儿气实有风邪热毒者用之可也设使气虚血虚表里不实大便自利灰白

色顶陷切牙寒战等症其可轻用之乎按胡大卿痘疹方论云紫草虽是疮疹家圣药然性寒利大肠若

大便结者可用又云蝉壳八日之后忌用鼠粘子即大力子有虚寒者禁之按本草图经云露蜂房味

苦咸气平有毒主惊痫蛊毒肠痔肿毒风牙等症并不及小儿痘疹赵氏每方用之此用药之一误也小

儿柔脆弱质前哲用药恒少剂不过三四钱赵氏动辄用一两六七钱此用药之二误也或内虚泄泻或

头温足冷或烦渴或腹胀或气喘或寒战切牙此表里俱虚也赵氏则日不可便谓之里虚乃伤食伤冷

所致既曰伤食伤冷泄泻主治仍用鼠粘子紫草此用药之三误也甚至痒塌内虚作泻气促者复投寒

凉之剂此用药之四误也赵氏既云寒战切牙脾胃受冷鼠粘子紫草苦参更不忍舍殊不知寒冷太过

脾胃清纯之气宁无损乎经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胃气一虚其死可立而待杨仁斋有云

诸热不可骤去宜轻解之盖痘疮无热则不能起发比之种豆值天时暄暖则易生古人用药审度寒暄

推详运气苟热一偏之见其误人也必矣余岂好辩哉亦幼吾幼之意云尔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格致余论

属性:丹溪医之圣者也其为格致余论一书超迈今古奚容轻议然沉潜反复窃有可疑者焉论中左大

顺男

右大顺女之说丹溪独指气血之阴阳反遗脉位之阴阳乃以医人之左右手立论有戾经旨可疑者一

也醇酒宜冷冻饮料之论吾见世人饮热酒者亦无恙饮冷酒者虽盛暑亦致病焉可疑者二也至如倒仓一

法且丹溪自云得之西域异人近世余目击土夫数人信行此法死者相继可疑者三也噫西域之人殊

方异域风气不同禀赋亦异此法岂可行于东南柔弱之人乎门人误录于劳瘵吐血门中为祸甚大且

劳瘵咳血真阴亏损脏腑脾胃虚弱津液枯竭不宜吐泻昔徐文伯治范云之疾有取汗之戒尚促天年

况吐下之法施于劳损之人可乎或以是罪余轻议前人者余应之曰孙真人千金方有房中补益法丹

溪辩之曰苟无圣贤之心神仙之骨未易为也又曰若以房中为补杀人多矣丹溪能为孙公之忠臣余

顾不能为丹溪之忠臣乎语曰不以人废言使丹溪复生其殆不废余言矣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和剂局方

属性:或问曰和剂局方丹溪发挥辩之详矣戴原礼乃丹溪高弟今观其所着症治要诀方论皆祖局方

何也

余曰局方亦何负于人哉前后活人不知其几丹溪但辩其用药者误耳非方之罪也血虚症不宜用香

燥之剂痿痹症不可混作风治亦何尝屏弃之乎今人遂以局方例不可用或者有宜北不宜南之说殊

不知内经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权变得宜消息以为治安可限以南北之分而无寒

热之异哉原礼盖得丹溪之心法者其有取于局方非苟然也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苏沈良方

属性:苏沈良方十卷前有永嘉道士林灵素序余家有宋刻本窃意灵素在二公文集中或杂记或笔谈

等书

抄出汇成一编附托二公之盛名以行其方耳李东垣谓苏沈良方犹唐家类诗何也盖言不能诗者之

集诗犹不知方者之集方也一诗之不善止不过费纸而已不致误人一方之不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

者矣噫后之集方书者尚慎之哉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中藏经辩

属性:中藏经八卷相传华元化撰按唐书艺文志有吴普集元化药方别无中藏之名普广陵人亲授业

于元

化之门以术艺知名今集中诸论非普不能作灵洞道士邓处中自序元化外孙因吊寝室得此书于梦

中余窃疑其妄诞论后附方意者皆邓生增入之耳如地黄煎丸内有山药古方名薯蓣为避宋英宗讳

故易名山药烧肝散内有白术苍术本草及占方书止云术不分苍白二种牢牙地黄散细注云此方见

僧文莹湘山野录文莹宋僧三者可证其出于邓生之手览者当自知之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十药神书

属性:葛可久十药神书其方治劳损吐血颇有功效但疑太平丸后跋语云此方利人甚众所得贶不可

胜纪

未尝妄传非人余渐老恐致泯失由是编次与子孙济人无穷之利云观此等语知其非葛氏之书矣可

久豪杰士也虽医术亦所不屑为之岂区区言利者哉姑苏志有可久传称其着书有医学启蒙经络十

二论而不载十药神书非其所着也明矣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明医杂着

属性:凡人血病则当用血药若气虚血弱又当从气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东垣曰血脱益

气古

圣人之良法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故曰阳生阴长用诸甘剂为之先务举世皆以篇补气殊不知甘能

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人之身内以谷气为宝近时医者多执王汝言明医杂着云阴虚

误服甘温之剂则病日增服之过多则死由是一切脾胃饮食劳倦之症认为阴虚惟用四物汤加苦寒

药吾恐地黄当归多能恋膈反伤胃气所谓精气血气何由而生血未见生而谷气先有所损矣昔一士

人形肥而色白因见明医杂着所载补阴丸服之数年形瘦短气蜀医韩天爵用辛热剂决去其滞余而

燥其重阴然后和平无恙此则未达方书而轻率自误可不戒哉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儒医精要

属性:夫人之一身阴常不足而阳常有余故丹溪谆谆勉人养阴以配阳实非欲补阴以胜阳也余近见

赵继

宗儒医精要一书驳丹溪专欲补阴以并阳是谓逆阴阳之常经决无补阴之理二辩王叔和命门属火

之误三辩张仲景伤寒无汗吐下法四辩张洁古无中暑中热之分五辩中风无火气湿三者之论六辩

十二经之脉差缪赵公偏执己见妄立邪说以欺人乘悖经旨得罪于名教多矣噫仲景叔和医之圣也

百世之师也继宗何人而敢轻议如此多见其不知量也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牛黄清心丸

属性:和剂局方皆名医所集可谓精矣其间差舛者亦有乏且如牛黄清心丸一方用药二十九味药性

寒热

交错殊不可晓昔见老医云此方止是黄芩麝香龙脑羚羊角牛黄犀角雄黄蒲黄金箔九味而已自干

山药以后二十一味乃局方补虚门中山芋丸当时不知何故误作一方以上载周密癸辛杂志余始得

此说甚未以为然及考诸方书果信二方之合而为一也志之以俟博洽者订焉

<目录>卷一\医书

<篇名>内外伤辩

属性:李东垣内外伤辩先欲理脾胃极本之论也未免药伤于杂前辈谓其如韩信之用兵多多益善盖

之也朱彦修医推于儒其识见颇高于杂病伤寒之旨恐非其长 国朝名家作手帷戴原礼赵良仁二

人之外落莫无闻也近代王汝言似窥庭户得前人之糟粕或者谓其议论名浮于实要之成功则难矣

哉(石门刘桂医论)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盛启东

属性:盛御医启东永乐中东宫妃张氏十月经不通众医以为胎而胀一日 上谓曰东妃有病往视

之东宫以 上命医也导之惟谨既诊出复曰使上病状早若何晚若何一如见

妃闻之曰朝廷有此医者不早令视我何也出而疏方皆破血之剂东宫视之大怒曰好御医早晚当诞

孙乃为此方何也遂不用数日病益急乃复诊之曰再后三日臣不敢用药矣仍疏前方乃锁之禁中家

人惶怖或曰死矣或曰将籍没家矣既三日红棍前呼赏赐盛甚盖妃服药下血数斗疾遂平矣既而

上亦赐之曰非谢医乃压惊也(王文恪公笔记)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孙景祥

属性:长沙李文正公(东阳)自言三十九岁时患脾病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

废食

气渐 形日就惫医咸谓瘵也以药补之病愈剧岁将暮医曰吾伎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伤重吾

父闻之甚忧会有老医孙景祥来视曰及春而解因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

揣其本故也子得非有忧郁之患乎曰嘻是也盖是时有丧妻亡弟悲怆交集积久成病非惟医不能识

而自亦忘之矣于是尽去旧药悉听孙说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来瘥因自叹曰医不能识病

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亦岂少矣哉向不此医之值而徒

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羸惫而莫知悟也因录以自戒(麓堂文集)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盛文纪

属性:盛文纪以医名吴中有谢训导病头疼发热恶寒初作外感治或以风治见热则退热痛则止疼或

又以

气虚治由是病转剧人事不省饮食已绝家人意其必死谢曰吾病惟盛文纪不曾视脉命其子延至盛

乃诊视曰君几误死法当先去其滞遂用二陈汤加大黄六七钱令守者曰急煎俾服至夜分左眼若动

肝气乃舒大泄则有可生之机矣至夜半时觉腹中有声左眼果开遗秽物斗许中有坚硬如卵之状以

竹刀剖视之即痰裹面食也既而气舒结散津液流通即索食矣众医问故盛曰谢君北人也久居于吴

饮酒食面皆能助湿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交作有是病服是药更何疑焉众医咸服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刘宗序

属性:葑门仰同知(璇)喜看方书凡遇家人有病辄自料理其姊六月间劳倦中暑自用六和汤香薷饮

之类

反加虚火上升面赤身热后邀刘宗序诊视六脉疾数三部豁大而无力刘曰此病先因中气不足内伤

瓜果生物致内虚发热非六和香薷所能治疗况夏月

伏阴在内重寒相合此为阴盛隔阳之症急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三钱煨干姜一钱同煎置冰中浸冷

服之其夜得熟寐至天明微汗而愈仰拜谢曰伏阴之说已领教矣但不解以药冰之何也刘曰此即内

经热因寒用寒因热用之义何难之有仰大叹服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史载之

属性:宋蔡元长苦大便秘国医用药俱不能通利盖元长不肯服大黄故也时史载之未知名往谒之阍

者龃龉

久之乃得见既而诊脉史欲出奇曰请求二十文钱元长问何为曰欲市紫菀耳史遂以紫菀末之而进

须臾大便遂通元长惊异询其故曰大肠肺之传送今之秘结无他以肺气浊耳紫菀能清肺气是

以通也自此医名大着元长深敬服之(施彦执比窗灸 )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王时勉

属性:常熟徐氏病中气不足延王时勉治脉曰此症宜补剂当用参 譬如筑基造基不可以时日计其

成绪

须服药百裹乃可望愈一至于十病不少减更谋一医病势增剧复请于王王脉之曰尔信道不焉又更

别药以致增剧徐莫讳乃曰曾服利气之剂王曰必如吾言则生否则非吾所能也从之果及期而愈余

见格致余论载浦江郑君仲夏患痢丹溪煎人参膏与服至五斤而痢止十斤而病安今人轻身重财不

顾体之强弱病之浅深亟于求效况谋利嗜贿之徒动辄便施刚峻劫剂至于轻病变重重病至危往往

有之古人有言曰不死于病而死于医可不慎欤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张养正

属性:元杜清碧学道武夷至婺源病脑疽自治不愈朱丹溪往视之曰何不服防风通圣散清碧曰已服

数四

矣丹溪曰盖以酒制之清碧乃悟服不尽剂而愈自此心服丹溪弘治乙丑岁吾苏儒学闻教谕恭遘羸

疾吴医治之率用三白汤无奇效一日谒张养正求治亦用三白汤家人曰前医用之多矣养正正色曰

子勿哓哓吾用汤使不同遂投熟附二三片煎俾服之即瘥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黄师文

属性:宋人施彦执北窗灸 载黄师文治一妇人卧病垂三年状若劳瘵名医皆以虚损治不瘥师文往

视之

曰此病食阴物时或遭大惊也问之其妇方自省悟曰曩者食水团时忽人报其夫坠水由此一惊病延

至今不能愈师文以青木香丸兼以利药一帖与之须臾下一块抉之乃痰包一水团耳盖当时被惊怏

怏在下而不自觉也其后安康无恙近时小儿医陈日新形体 羸常日病热至暮尤甚医以阴虚治或

以劳瘵治荏苒半载病势转危日新谓其父曰欲得大黄通利大肠为之一快虽死无憾其父龃龉久之

姑从其请遂以导痰汤入硝黄剂煎服自辰至申下结粪一块如核桃许抉开视之乃上元看灯时所

粉饵也因痰裹在外不能消化由是致热日渐销铄耳向使日新不自知药性则久为泉下人矣谁谓刘

张之法无补于世哉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蒋仲宾

属性:蒋仲宾江阴人精于医后来吴中人未知奇有老兵行泣道上问之曰吾子为鬼魅所凭医莫能治

今垂

绝矣仲宾往视之其子方裸体瞠目大诟且欧人人不可近仲宾即令其家取大蚯蚓数十条捣烂投水

中去泥以水遥示病者病者见水遽起持饮未尽帖然安卧更与药泻之而愈由是名著吴下(王止仲

半轩文集)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王光庵

属性:金华戴原礼学于朱彦修既尽其术来吴中为木客吴人以病谒者每制一方率银若干耳仲光时

为儒

未知医也慕而谒焉因咨学医之道原礼曰熟读素问耳仲光归而习之三年原礼复来见仲光谈论大

骇以为不如恐坏其技于是登堂拜母以定交时仲光虽得纸上语未能用药原礼有彦修医案十卷秘

不肯授仲光仲光私窥之知其藏处俟其出也径取之归原礼还而失医案悔甚叹曰惜哉吾不能终为

此惠也于是仲光之医名吴下(杨南峰苏谈)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蒋用文

属性:淮南蒋用文儒而医老益精练由戴原礼荐入为御医永乐中升院判极蒙宠异仁宗特加院使赐

谥恭毅 国朝太医院官赐谥唯公一人而已吾乡沈以潜宣德间征人为医士未甚知名会院判蒋用文

病上遣中使问之曰卿既死谁可代者用文书以潜名进即擢为御医进对称旨 上谓用文能知人以

潜为不负所举矣观此则知前辈忠浓之风互相推荐有如是夫

<目录>卷二\古今名医

<篇名>张彦明

属性:曾德显云人有恒心践履端谨始可与言医道矣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

命即

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如临安张彦明为

医未尝计利应有求药期于必效一日城中火灾周遭 尽烟焰中独存其居厥后子孙荣显以此见天

道好还信不诬矣(活幼心书)

<目录>卷二\浓德

<篇名>钱朱谦德

属性:昔钱乙在宋神宗时治皇子仪国公病螈 国医莫能治乙进黄土汤遂愈神宗问曰黄土汤何以

愈斯疾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诸医所治垂愈已小臣适当其愈耳神宗悦其对尝

赉甚浓余近见丹溪先生诲子十说其一云同道中切宜谦和不可傲慢于人年尊者恭敬之有学人师

事之倘有医类但当义让不可攘夺致怨招谤经云礼之用和为贵噫观二公之谦德足以为后学之

楷范

<目录>卷二\浓德

<篇名>王李义让

属性:李某文江人医名甚着家业饶裕崇仁县有富民病笃邀李医治之约病愈当以钱五百千为谢李

疗拯

旬日不瘥李告归病家以其不效聊赠二百千酬之而去复延临川王医李询王所之以富民之疾委曲

相告王曰君既不能治吾亦徒往耳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奈何主人病不愈者盖吾之运

蹇不胜享其钱物耳余药尚在吾往视之其疾必愈王素敬李诊脉用药一如其说惟易汤使而已越三

日富人病痊合家大喜酬以五千缗王归郡即往诣李以所得分赠其半李坚辞不受乃曰愈病得

酬物君之功也于吾何有二人相让超时人咸叹服吁与世之毁谤同道妒贤嫉能者有间矣(择从录

)

<目录>卷二\浓德

<篇名>张陈二医

属性:吾乡张御医致和为人治疾有召即往往则必为之尽力一日有老媪拜于途泣而告曰外家有子病

滨于

死贫无药资公能恤之乎致和忻然往

视其脉授以药又封裹数服嘱之曰旬日后启之及愈后启其封乃楮帛也媪往问之致和曰若子之疾

积忧所致耳今虽愈安知不以贫苦而复作也吾为此计欲慰尔子之心俾尔衰年有所倚赖耳母子感

泣拜谢而去近时陈聘夫征先君至友也博通诸家医书融会精彻处方制剂率与众异每应人之求不

贫富尝有一妇人产后得奇疾邀陈疗治愿以首饰三十金致谢陈许诺及病瘥其夫置酒携所约之物

至陈曰前所以相诺者欲取信于君之夫妇也首饰乃妇人所爱吾安忍取之邪固隙之而去噫世之

乘危射利之徒闻二公之行其颡得无有 乎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论弦脉

属性:四明张世贤医学百问云弦之一脉在仲景则以为阴在叔和则以为阳吾苏卢丹谷谓世贤议论

其说不归于一定决无为阳之说丹谷据脉经弦为阴三字辟之余窃疑焉按六经病篇曰尺寸俱弦者

少阳受病按此以弦为阳也切详仲景以弦为阴而又为阳者何谓也许叔微曰夫仲景之意以弦脉为

者兼合乎众脉而言且浮大者阳也兼之以动滑数之类安得不为阳沉细者阴也兼之以涩弱弦微之

类安得不为阴也又少阴病篇曰手足寒脉弦迟者阴也盖此亦兼迟而言之乃为阴症宜矣若夫沉微

而弦沉伏而弦沉涩而弦沉细而弦皆为阴症之脉也盖少阳之脉弦者按仲景之意以一脉而言之也

然少阳之气通于春春脉弦者以应春阳时令之脉也岂得不为阳也如浮大而弦洪长而弦浮滑而弦

浮数而弦者皆为阳也夫仲景以弦脉分阴阳二用之理其义微也王叔和以弦脉为阳而不言弦为阴

者是以独指一脉而为杂病也故仲景之脉不可与杂病同日而语也丹谷驳之太过例以脉诀为高阳

生之赝本不足取信亦难矣哉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三焦有形状

属性:王叔和言三焦无状空有名千载之下议论不一至宋陈无择之通达尚惑徐遁之荒唐且曰三焦

有脂

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春而上贯于脑何其谬也按内经六节藏象论曰胆胃大

肠小肠膀胱三焦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能化糟粕转味而出者也五脏别论曰夫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转化之腑由是观之圣人且以三

焦为有形状矣又按蔡西山脉经其间有论三焦一篇后引礼运记曰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下焦若渎然

未曾发明其义新安孙景思氏因推其义而解之曰上焦若窍窍者窍漏之义可以通达之物必是胃之

上脘经曰上焦在胃之上口主纳而不出是也中焦若编编者编络之义如有物编包之象胃之外有脂

如网包罗在胃之上以其能磨化饮食故脉诀云膏凝散半斤者此也必是脾之大络此为中焦经曰

腐熟水谷是也下焦若渎渎者沟渎之义可以决渎可以传道乃是小肠之下曰阑门泌别水谷自此而

厘清浊之所此为下焦经曰在膀胱上口主泻而不藏又曰主出而不内又曰下焦为传化之府又曰三

焦曰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盖水谷之所入水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至于糟粕转输传道

而下一无底滞如此尤可表其为有形明矣所谓形者非谓脏腑外别生一物不过指其所而为形耳或

曰经之本文乃中焦若沤今改作编字于理未安愚谓蔡西山据理运记而言又按白虎通性情篇沤亦

作编二说安得俱误恐沤与编殆相似而讹之耳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冲为血海

属性:甲乙经曰丈夫以右为命门左为肾女子以左为命门右为肾无求子曰男子得阴以生先生右肾

女子

得阳以长先生左肾是以女右手命门为子宫左手肾为血海二说不同何也张洁古云妇人皆左为肾

右为命门男子主藏精者气海也女子主系胞者血海也所主者异受病则一也此说当为定论灵枢经

曰冲为血海任主胞络血海者冲脉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胃家湿热

属性:近世方书惟戴元礼症治要诀议论切当有益后学但其间有云诸血药中半夏陈皮自不可少

余窃疑之半夏性燥功能去湿健脾古人发渴者尤且禁用恐其性燥损耗血分耳惟气症发渴者不在

此例当时元礼必因好酒之人胃气湿热而致吐血者用之则宜若云诸血药中自不可少恐非元礼之

言或门人误记之耳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转矢气

属性:张长沙用大承气汤必转失气则可服此失字之义其意何也曰仲景云伤寒潮热大便六七日不

行先

服小承气汤若腹中转失气此有燥粪方服大承气汤盖转失气是下焦泄气俗云去屁也考之篇韵屎

矢通用窃恐传写之误矢为失耳宜从转矢气为是且文理颇顺若以失字则于义为难训矣(医学全

书)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心胞络

属性:越人以手心主之经谓之心胞络且人之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气凌犯其所以致病者心包络也

故经

曰真心不受邪者此也或谓心包络乃胸中之脂膜或又谓之裹心之肉皆非也乃裹心之黄脂膜包于

心外似脂非脂似肉非肉外则有细筋膜如系与心肺相连者此则是心包络也余谓诸兽之内景大概

亦与人相同观其心形亦略可见矣(孙景思医论)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食挂

属性:朱思古眉州人年三十岁时得疾不能食闻荤腥即呕惟用大铛旋煮汤沃淡饭数数食之医莫能

史载之曰俗辈不读医经而妄欲疗人之疾可叹可骇君之疾正在素问经中名曰食挂凡人之肺六叶

张而盖下覆于脾子母气和则进食一或有戾则肺不能舒脾之为敝故不嗜食遂授之一方以清气润

肺为治服之三日病者鼻闻肉味觉香取啖之甚美此事宋人载于传记余考之岐黄书皆无食挂之说

或记者假托耳或史公妄言以欺世惑人欤二者皆未可知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社日受胎

属性:今人指须眉发如雪而肌肉纯白者以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此说非也按徐巽胎育

产化

论云受胎之时母之经水正行荣血泛溢是以成胎则肌肉色白褚氏遗书所谓血先肌肤则身白者是

也或又问曰毛发皆白目视KT KT 者何也经曰毛发者血之余又云肝受血而能视今值水月方行血耗

肝虚毛发失所润目睛失所养故也此理晓然足以破愚者之惑(席上辅谈)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通则不痛

属性:王荆公解痛字云宜通而塞则为痛今医人凡痛须用通利脏腑故曰诸痛为实痛

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

在里者下之则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故经曰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此之谓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抑阳扶阴

属性:空同子曰夏月阳气发散在外伏阴在内谓丝丝未绝之阴潜伏待时夏至为 如冬至之复也验

之井

泉则阴之伏亦九渊之底而病暑者以大顺散治之姜桂大热意为过饮冰水瓜果者设非谓伏阴而用

之也正丹溪所谓阴字有虚之义若作阴冷看其误甚矣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王太仆注春食温夏

食寒所以抑阳扶阴之义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圣散子方

属性:圣散子方因东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胜纪余阅

叶石林避暑录云宣和闲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医顿废之昔坡翁谪居黄

州时其地濒江多卑湿而黄之居人所感者或因中湿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药而多效是

以通行于世遗祸于无穷也弘治癸丑年吴中疫疠大作吴邑令孙磐令医人修合圣散子遍施街衢

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无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孙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圣散子方中有附

良姜吴茱萸豆蔻麻黄藿香等剂皆性味燥热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辩阴阳二症一概施治杀人利

于刀剑有能广此说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祝由科

属性:外台秘要载祝由一科丹溪谓之移精变气祝说病由而已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

正大

之法然符水惟膈上热痰一呷凉水胃热得之岂不清快亦可取效若内伤涉虚之人及冬天严寒之时

符水下咽胃气受伤反致害者多矣予考之文献志云祝由南方神也或以祝训断谓但断绝其受病之

由二说两存之未知孰是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从乎中治

属性:王好古此事难知云从乎中治中治者少阳也又云寒热俱伤必当从乎中治中治者温之也一书

两出而

各异余切有疑焉后阅东垣先生医学发明云此中字盖欲医人临病消息酌中用药耳是中庸所谓君

子而时中之义也此帮助白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草庐论运气

属性:世之言运气者率以每岁大寒节为今年六之气所终来年一之气所始其终始之交隔越一气不

相接续

余尝疑于是后见杨子建通神论乃知其论已先于余余请以先天后天卦以明之夫风木冬春之交北

东之维艮震也君火春夏之交东南之维震巽也相火正夏之时正南方之离也湿土夏秋之交南西之

维坤兑也燥金秋冬之交西北之维兑干也寒水正冬之时正北之方坎也此主气之定布者也地初正

气子中而丑中震也地后间气丑中而卯中离也天前间气卯中而巳中兑也天中

正气巳中而未中干巽也天后间气未中而酉中坎也地前间气酉中而亥中艮也地终正气亥中而

子中坤也此客气之加临者也主气土居二火之后客气土行二火之间终艮始艮后天卦位也始震终

坤先天卦序也世以岁气起大寒者似协后天终艮始艮之义然而非也子建以岁气起冬至者KT 契先

天始震终坤之义子午岁之冬至起燥金而生丑中之寒水丑未岁之冬至起寒水而生丑中之风木寅

申岁起风木卯酉岁起君火辰成岁起湿土巳亥岁起相火皆肇端于子半六气相生循环不穷岂岁岁

间断于传承之际哉然则终始乎艮者可以分主气之所居位而非可以论客气所行之序也(草庐文

集)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解内经义

属性:内经云天明则日月不明近见虞天民解云君火太过热令早行火为离明之象故曰明淫观其所

终不了然偶阅医垒元戎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

灭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论者何言人之真气亦不可大泄露当清净法

道以保天真苟离于道则虚邪入于空窍风热之害人则九窍闭塞雾露之为病则掩翳精明取类者在

天则日月不光在人则两目隐耀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褚氏转语

属性:褚氏遗书其论男女之脉与叔和大异不知有所据否如本气篇中有一转语云心以役气肺以通

气脾

以养气肾以泄气惟肝不用愚谓肝非无用也素问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四脏皆与气相关不以

肝而节度谋用焉则必至于太过不及之患矣黄庭内经云肝脏胆腑最为紧切如变化设施断谋远虑

其功有过于四脏者但以心主血肝藏血者收藏之义大抵血随气行不以气而制驭之则血妄行若言

肝与气不相关则不可也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肝常有余

属性:近时医者多执前人肝常有余肾常不足之说往往举手便用平肝之剂按圣济经云原四时之所

化始

于木究十二之所养始于肝女子受娠一月是厥阴肝经养之肝者乃春阳发动之始万物生长之源故

戒怒养阳使先天之气相生于无穷所以肝主色气和则体泽气伤则枯槁故养肝戒忿是摄生之切要

也不可专泥前说

<目录>卷三\辩惑

<篇名>饮食入肝

属性:症治要诀伤食门有云人之饮食下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因食所伤肝食不理故痰

涎壅

塞如中风状有半身不遂者肝主筋故也治以风药则误矣余谓此论甚正但云食下咽而先入肝次入

脾再次入胃之语未免有疑按存中笔谈云凡人之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下

入胃脘次入胃又次入肠又次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出入息五脏之气呼吸正如冶家之鼓 人之

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能至五脏凡人之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

洞达但滓秽即入大小肠矣凡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以气味到彼尔物质岂能至彼哉余因未

谙前说而书此以证之或原礼别有一说也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异法方宜

属性:近时医者偏执己见或好用热药或好用凉药然素问有异法方宜论抑何尝偏执邪古之良医必

量人

之虚实察病之阴阳而后投以汤剂或补或泻各随其症若的是阳虚失血治以干姜附子诸虚百损补

以人参黄 痰热壅嗽清以芩连大便结热利以硝黄其法岂尽废乎许叔微有云形有寒邪虽婴孩亦

可服金液脏有热毒虽老羸亦可服大黄至哉通变之说也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正治反治

属性:病有正治有反治然正治之法人皆知之反治者从顺病气之法也假如治热症不可纯用寒凉佐

以辛

温之药为之向导治寒症不可纯用温热佐以辛凉之药为之向导否则病拒药而 格不入其病反纵

反纵则痛发尤甚丹溪治疝用山栀除湿热佐以乌头散寒郁古方以蜜煎附子葱白散加大黄之属即

经所谓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意云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权变处治

属性:昔闻老医云治北方之疾宜以攻伐外邪为先治南方之疾宜以保养内气为本盖北方风气浑浓

赋雄壮兼之饮食倍常居室俭素殊少戕贼元气之患一有疾病辄以苦寒疏利之其病如脱而快意通

矣若夫东南之人体质柔脆腠理不密而饮食***之过侈与西北之人迥异概以苦寒之剂攻之不几

于操刃而杀人乎余因其言而推展之曰北人禀气固浓安能人人皆实南人禀气虽薄安能人人皆虚

学人当以权变处治因其虚实而药之斯无一偏之弊矣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治病六难

属性:嘉禾周伯器(鼎)云惟贵势人之病难治者有三群医争欲售所能攻补杂施一难也遇下不以礼

自重

者不苟往所往者非所重二难也唯唯取悦孰得尽禁其欲三难也余亦有三难以补周之未备朝病暮

药速欲求效四难也猎涉方书有病自治五难也不信服药惟仗鬼神六难也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元气为本

属性:脾土上应于天亦属湿化所以水谷津液不行即停聚而为痰饮也夫人之病痰火者十之八九老

人不

宜速降其火虚人不宜尽去其痰攻之大甚则病转剧而致危殆须以固元气为本凡病推类而治之亦

思过半矣(空同子)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处方贵简

属性:医者识脉方能识病病与药对古人惟用一药治之气纯而功愈速今之人不识病源不辩脉理品

数多

每至十五六味攻补杂施弗能专力故治病难为功也韩天爵医通云处方正不必多品但看仲景方何

等简任丹溪谓东垣用药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者盖讳之也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心腹内虚

属性:夏文靖公云夫人之痈疽伏于身未溃则忧不测已溃则可缓治宜进和平之剂加之资补俟血

调和而自愈若不小忍而惟毒之是攻侵淫不已心腹内虚恐患复生于他处不可不虑此虽文靖借喻

国政之言深得病情故表出之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形症脉病

属性:医乃人之司命不可妄意为之须心中晓然指下明白以形症脉以脉究病按指当有法而指无大

病必有源而病必详推然后察人之虚实视时之寒燠体之肥瘠以至风土异宜如西北之地山广土浓

俗所食黍麦粱肉故其禀差壮而多风痹之疾东南之地土薄水深其俗所食粳稻鱼虾故其禀受差弱

而多脾胃之疾苟能察此用药则庶乎可以言医矣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附子单服有毒

属性:吴球诸证辩云处州地阜岚气湿热每行辛凉之药多效金华连境相隔百余里民俗有病动辄便

施附子姜

桂以为常事地之相近尚且不同况南北之地相去千里者乎余尝闻台州村落愚民有病单服附子是

以患喉症死者多矣陈无择三因论有云附子不宜单服须佐以人参甘草生姜方可以制其毒经云六

分分来一分寒故热病多而寒病少也医者用姜桂乌附 燥之药不审寒热虚实岁运迁移犹如抱薪

救火为害滋甚可不慎乎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学贵知要

属性:世医治病不先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是不明标本之理也凡人病脾虚发热痰气壅塞不审虚实寒

热动

辄牛黄清心丸一概施治殊不知药性稍凉胃气受伤失其本矣惟宜温养其胃使其饮食少进而后攻

其他疾是之谓标本之理也前辈有云学贵知要不在贪多用贵适时不专泥古正此谓欤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脾胃属土

属性:经云脾为黄婆胃为金翁主养五脏六腑若脾胃坚固则津液通行气血流转使表里冲和一身康

若脾胃一虚何病不起盖脾胃属土万物资生李空同曰五行木金水火四气不纳邪邪入则坏惟土纳

汗汗变则化化则神是故贯四时而独功也在人脾为土游溢***输灌肺肾肝心不然百物食之腥荤

臭味秽杂于胃中何以发神明而行变化庄子曰神奇则臭腐臭腐复为神奇盖言土也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真元根本

属性:五劳者五脏之劳皆因动作勉强用力过度曰劳索矩新书云受气贪欲则为劳夫人身之真元根

本气

血***是也世之劳瘵之症最为难治盖因人之壮年恣意酒色以致耗散真元不生津液遂至呕吐血

痰骨蒸体热肾虚精惫面白颊红白浊遗精及痰涎咳嗽谓之火乘金候重则半年而死轻则一年必危

俗医不究其源苦以大寒大热之药妄投乱进殊不知大寒则气愈虚大热则血愈竭是以世之犯此疾

者多不能免于死由医之不得其人也良可悯哉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用药有权

属性:震泽王文恪公云今世医者率祖李明之朱彦修其处剂不出参术之类所谓医之王道也信知本

者矣

然病出于变非参术辈所能效者则药亦不得不变可变而不知变则坐以待亡变而失之毫厘则反促

其死均之为不可也故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药而能权可谓妙矣明之彦修未尝废权也世医师其常而

不师其变非用权之难乎(震泽文集)

<目录>卷四\格言

<篇名>寒热折衷

属性:东嘉项昕氏云坚痛为热本指疮疡而言经曰诸痛肿痒疮疡皆属心火盖心主热化故痛属热即

不以寒言至于急痛因寒故举痛论诸痛为寒之说经曰寒淫于内以辛热散之

佐以苦寒张长沙以辛热之剂散其错乱风寒之

气良以此耳凡所临症固当察脉之阴阳验人之虚实不可专以为有热而无寒亦不可专以为有寒而

热斯能尽折衷之道也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刘文泰

属性:弘治末年 孝宗皇帝之崩病热也院判刘文泰误以热剂进 上服之渴甚索水饮文泰执不

可内侍有进西瓜者 上啖之仅能出

言召大臣刘健等受顾命于是文泰下狱然仅谪广西戍而死昔后周姚僧坦名医也帝因发热欲服

黄药僧坦曰大黄乃快药耳至尊年高不宜轻用帝不从服之遂至不起及明帝有疾诸医皆谓至尊至

贵不可轻脱宜用乎药僧坦曰脉洪而实必有宿食不用大黄必无差理帝从之果下宿食乃愈医者当

先明强弱虚实又察脉之沉浮非大黄之罪医者之误也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刘观妄对

属性:太医院院判刘公(观)常侍 太宗左右大暑中 上方束一带乃片脑合成者问观曰此带何

如观

对曰片脑性寒伤肾惟有香耳 上遽命解去按本草云片脑性大辛善走故能散热今刘谓之性寒

何也丹溪云龙脑属火诸香皆属阳岂有至香之物而反寒乎噫刘观漫言盖不学无术之过欤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医僧庸妄

属性:陈汝中尝病脾胃郁火之症求治于盛用美盛诊其脉曰如此治可生如彼治可以死如此治可以

少生

如彼治可以速死既而治之汝中迟其效或以浮屠善医荐者汝中惑其说遂求治饮其药呕血一升遂

噫医以用药药以攻疾疾不能去而反以致死则何以医药为哉彼浮屠者乃庸妄人也目不知医经口

辩药性指不察脉候人之虚实病之新久一切置之不问而惟药攻击之其杀人盖亦多矣予咎汝中之

不善择医而致速死书此以为世轻服药者之戒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妊妇药误

属性:昆山周知县(景星)家一妇病腹中块痛有产科专门者诊之为气积投以流气破积之剂令人以

汤饼轴

戛之不效后得一医诊之乃曰此胎气也用四物汤安之而愈后果生一男又南京户部主事韩语亮妻

病腹中作痛按之若有物在脐之左右适 中一名医至京请诊视之云是 瘕服三棱蓬术之剂以其

不效乃止旬余腹渐觉大至数月生二男噫此皆有命而然可不慎哉(菽园杂记)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无病服药

属性:浙人柯敬仲陈云峤 从化三人自恃禀气强盛预防痈疽之患皆好服防风通圣散每日须进一

服以

为快其后三人不及中寿之年无病暴亡噫岂非好服凉药太过销烁元气急无所救者欤欲求益生反

致殒命嗟夫张洁古有云无病服药乃无事生事可不戒哉(杨太史山居新话)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木鳖子有毒

属性:木鳖子不可服与猪肉相反犯之立死余尝见刘绩霏雪录载一富人生二子皆钟爱之恣其食

啖遂成痞块其父得一方用木鳖子煮猪肉同食之其幼子当夜死明日长子死近见山塘吴氏子年二

十余患便毒清晨服木鳖子药至午饱啖猪肉须臾叫噪而死是以益信刘之所记不妄

<目录>卷四\妄治

<篇名>世医好奇

属性:老人痰气及小儿慢惊脾风欲绝之时虚痰上攻咽喉引气粗大脉来浮数是谓阴盛格阳或误认

为阳

气已复又有喉中痰响如锯一二日间但闭目不开此虚极之故医者不识覆灯将灭之证反行下痰之

药往往痰随气下气

随痰绝医者慎之顷岁吴士黄得之妻病羸疾绝食骨立延世医治遂用猪尾膏疗之药才入咽立毙

余见颅囟方书猪尾膏主治痘疮血 旬日后不结脓窠痂 心火炎燥气喘妄言如见鬼物者用之

今乃以治气血久虚之人致其速死观此医其可以世论耶书此以警好奇者

<目录>卷四\药戒

<篇名>矾石有毒

属性:余读淮南子曰人食矾石而死蚕食之而不饥鱼食巴豆而死鼠食之而肥类不可必推也昔见宋

人记洪文安公亦信庸医误服矾石丸竟至***皆竭七窍流血而死淮南子之言亦有征矣

<目录>卷四\药戒

<篇名>寒食散猛毒

属性:魏晋间人喜服寒食散即五石散是也孙真人载于千金方中而皇甫谧因试其药遂为废人隆冬

裸袒

食冰当暑畏热悲恚欲自杀噫服此散者不闻有利于人其为害甚多余读晋史载裴秀服此散遂致暴

死裴秀不足较若皇甫谧谙药性着医书而亦误服何哉故颜之推深戒子孙不可轻服古方乃援引皇

甫谧殷仲堪为戒者此也(石林避暑录话)

<目录>卷四\药戒

<篇名>戒服松脂

属性:颜之推尝戒儿辈有曰凡欲饵药必须精审不可轻妄近有王爱州在邺曾服松脂不得其法服之

肠塞

而死为药所误者甚多汝曹不可不深戒也余尝见东坡志林备载服松脂法称此方有牢牙驻颜乌须

之功惜坡翁未深考焉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不处大室

属性: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 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

味不

众珍衣不 热 热则脉塞脉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克胃克则中大鞔大鞔则气不达以此求长生

其可得乎(吕氏春秋)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七十悬车

属性:礼年七十悬车悬车者以年薄虞渊如日之仄体气就损神候方落不可复劳形驱于风尘役方寸

于外物矣(陶隐居真诰)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形神福全

属性:导筋骨则形全剪情欲则神全靖言语则福全(亢仓子)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养蔬养果

属性:灌园所以养蔬也驱禽所以养果也养生之士岂不如养蔬养果之人乎较其理之轻重何如哉(

耄智余书)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保养为本

属性:天地以生成为德有生所甚重者身也身以安乐所可致者以保养为本世之人必本其本则本必

固本既固疾病何由而生夭横何由而至此摄生之道无逮于此(养生杂抄)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四养

属性:养耳力者常饱养目力者常瞑养臂指者常屈信养股趾者常步履(褚氏遗书)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修昆仑

属性:发宜多梳齿宜数叩液宜常咽气宜精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耳(黄庭内经)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五难

属性: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

虑精

散此五难也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夭其年也五者无干胸中则

信顺日深玄德日全不祈喜而自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归也(嵇康养生论)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明目化痰

属性:食后以小纸捻打喷嚏数次气通则目自明痰自化(琐碎录)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存泥丸

属性:早起东向坐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九止名曰存泥丸(太平御览)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菊花枕

属性:菊花枕久之令人脑冷以决明子置之枕中最能明目(琐碎录)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叩齿得寿

属性:夜行常琢齿琢齿亦无正限数也煞鬼邪鬼常畏琢齿声是故不得犯人也若兼之嗽液祝说亦善

昔鲍

助者都不学道亦不知法术年四十余忽得面风气口目不正气入口而两齿上下恒相切叩甚有声响

如此昼夜不止得寿年一百十七岁(真诰)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阴阳失和

属性:凡人饮食恣意膏粱阴阳失和最为百病之本致使七情内损六气外侵所以共成其害如此惟当

勤于药术疗理岂得倚仗于神明乎所谓鬼道显医道微可慨也夫(真诰)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公度知道

属性: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健或求其术曰吾无他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盖知道之

士怒不见于色而暴悍之夫动辄忿戾其所伤多矣摄生者宜以此为戒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奉养倒置

属性:进士刘遁遇异人曰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云笈七

签)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移心法

属性:张畋苦 疾既瘳谒九河公公曰子于病中曾会移心法否畋对曰未也公曰人能于病中移其心

如对君父慎之静之不药而愈(张畋语录)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生子不备

属性:雷电交合之子必病癫狂故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也(玄女中房经)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肠胃虚薄

属性: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若顿令饱食则多伤满老人肠胃虚薄不

能消纳故成疾患为人子者深宜体悉此养老之大要也(奉亲养老书)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思邈论养性

属性:凡人饱暖安乐纵情恣意以致夭折者多矣使辛苦忧畏拂乱心志能谨畏无意外事可以永年孙

思邈论养性以忧畏为本其言反复切甚正此谓也(倚觉粗杂记)

<目录>卷五\养生杂言

<篇名>养生小劳

属性:善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浊矣养生之人欲其血脉运动如水之流坐不欲

至倦

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嵇康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谓其运动而然耳养

生者识之

<目录>卷五\汤名

<篇名>越脾汤

属性:金匮要略水气门越婢一汤成无己注云脾治水谷为卑脏其职若婢故名越婢杨善注云脾裨也

在胃

之下裨助胃气生化水谷二说皆非余阅赵良仁金匮衍义方论云越婢之一汤婢当作脾然甘者是土

之本味所以脾气不和和以甘热胃气不清清以甘寒故以石膏麻黄甘草行其津液所以发越脾气以

散皮肤间风水越脾之名盖有自云

<目录>卷五\汤名

<篇名>三建汤

属性:三建汤所用附子天雄川乌而莫晓其命名之义比见一老医云川乌建上头目虚风者主之附子

建中脾胃虚寒者主之天雄建下腰肾虚惫者主之故名之曰三建汤是也(癸心杂志)

<目录>卷五\汤名

<篇名>承气汤

属性:凡人胃气为湿热所伤必泻其土实而元气乃得上下同流此承气之所由名也

<目录>卷五\汤名

<篇名>泻心汤

属性:或曰吐血衄血之症乃心气不足所致仲景治法不用补心汤而反用泻心汤何也余曰若心气独

足则不止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则虚火妄动故有吐衄之症得大黄之寒以苦泄其热以苦

补其心则火亦有制而无妄动之害一举而两得之矣岂莫学所能知哉

<目录>卷五\汤名

<篇名>达生散

属性:古人汤散命名必有取义如催生方名为达(音脱)生散何也羊初生曰达羊子易生无留难也故

取其易生而无产难之义诗经生民篇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是也

<目录>卷六\伤寒

<篇名>传经失次

属性:戴原礼辩伤寒论中所谓传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岂有第二日病在里而第三日又在

半表

半里者何也以五行生克论之阳主生则水生木太阳膀胱阳水合传之少阳胆木兼太阳在表少阳表

里之间阳明在里自外渐入于内次第正当阳明居少阳之次此说实前人之所未发陶节庵伤寒琐

言未之及何耶

<目录>卷六\伤寒

<篇名>退阴回阳

属性:近世患阴症伤寒往往疑似参瘥初便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则为迟矣大抵治法有

是病

而投是药岂可狐疑而误治也哉且夹阴伤寒先因欲事伏阴于内却又着寒内外皆阴阴气独盛则阳

气以衰故脉沉而足冷也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元气为主佐以附子温肾经散寒邪以退阴而回阳

也若舍此二味不用将何以救之哉近见一人病阴症伤寒先因感寒湿既而发热不食数日后不省人

事语多错乱神思昏迷面青齿露人谓其必死张致和诊之两手脉沉细先以小柴胡汤与之急以四君

子汤加炮附子数片煎成药置盆中以水制其热性少时令温与服其脉渐回神思亦爽更用他药调理

而愈

<目录>卷六\伤寒

<篇名>仲宾治伤寒

属性:一人病伤寒期月体兢兢而振齿相击不能成语医环视束手仲宾后至诊之曰急取羊肉来群医

伤寒大忌羊肉仲宾曰诸君无哓哓以羊肉斤许熟之取中大脔别用水煮良久取汁一升与病患服须

臾战止汗大出而愈(王止仲文集)

<目录>卷六\伤寒

<篇名>秀州医僧

属性:平江张省 病伤寒眼赤舌缩唇口破裂气喘失音大便自利势甚危笃诸医皆欲先止其泻适有

秀州

医僧宝鉴者过苏张延视诊脉乃投以茵陈五苓散白虎汤而愈诸医问故僧曰仲景云五脏实者死今

大肠通更止之死可立待五苓以导其小便白虎以导其邪气此则医家之通晓也何难之有(云麓漫

抄)

<目录>卷六\伤寒

<篇名>伤寒坏症

属性:世谓伤寒汗吐下三法差谬名曰坏症昔张致和用独参汤救治一人垂死手足俱冷气息将

绝口张不能言致和以人参一两去芦加附子一钱于石铫内煎至一碗以新汲水浸之若冰冷一服而

尽少顷病患汗从鼻粱尖上涓涓如水此其验也盖鼻粱上应脾若鼻端有汗者可救以土在身中周遍

故也近陆同妇产后患疫症二十余日气虚脉弱即同坏症亦以此汤治之遂愈孙真人云人参汤须得

长流水煎服若用井水则不验盖长流水取其性之通达耳

<目录>卷六\头痛头风

<篇名>头痛治验

属性:世俗尝言头无寒疼腹无热痛此不经之说也黄帝问曰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何说岐伯对曰当

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也余昔治杨氏妇年五十余病头痛历岁侵

久或治以风或治以痰皆不效余脉之左寸沉迟而芤曰此气血两虚也用当归二两附子三钱一服减

半二服其病如失更不复发用药对症不啻影响有如是乎一妇人偏头痛久不愈医用大承气汤即瘳

何也盖阳明燥金胜乘肝气郁气郁则血壅血壅则上下不通故燥结以承气汤疏通之则气血流行而

肝气通矣伤寒治例云少阳偏头痛多便闭宜下之此为新病者设若久病元气不足者更作处治

<目录>卷六\膈噎诸气

<篇名>气主生化

属性:天地之气万物之祖也是故气化则物生气变则物易气盛则物壮气弱则物衰气正则物和气乱

则物

病气绝则物死是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乎善养之而无暴云耳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良

有以哉

<目录>卷六\膈噎诸气

<篇名>形小气大

属性:俗儒谓形实气虚虚如何载得实殊不知形小气大形亦是气之所凝结者也气虽运乎形之外而

实未

尝不行乎形之中若非气之至健则形虽实岂能以自立哉气在天地则该乎万物而言在人身则该乎

一体而论夫人之一身所以能运动奔走者莫非气之所载及其此气一绝则形即仆矣是气之健非形

之健也虚能载实此之谓也(理学类编)

<目录>卷六\膈噎诸气

<篇名>七气汤

属性:诸气成疾有若同门失欢惟和而已若用峻剂下之则元气受伤变症百出矣余尝治周时中内伤

七情

腹中有块坚牢如杯或上或下小腹绞痛气奔息急七日不食别无他症此名奔气古人虽有奔气汤与

脉不对只宜加减七气汤大剂与服至夜半稍定明旦又进一服气平如故若不论其虚实概以耗气破

坚之剂投之则元气愈伤而气喘愈急矣所谓差之毫厘失以千里也

<目录>卷六\膈噎诸气

<篇名>猫胎治噎

属性:猫生子胎衣阴干 存性酒调服之治膈噎病极有效尝闻猫生下子后即食胎衣若欲取之必候

其生时急令人取可

下载阅读全文

上一篇:648-医津一筏

下一篇:650-医脉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