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篇名>本草纲目拾遗
书名: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65年
<目录>
<篇名>本草纲目拾遗小序
内容:客有问于予曰∶闻予有纲目拾遗之作乎?予曰∶然。客曰∶濒湖博极群书,囊括百代,
征文
考献,自子史迄稗乘,悉详采以成一家之言。且其时不惜工费,延天下医流,遍询土俗。远
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如癸辛杂识载押不芦,辍耕录载木乃伊芳。濒湖尚皆取之,亦何
有遗之待拾欤?观子所为,不几指之骈疣之赘欤?余曰∶唯唯否否,夫濒湖之书诚博矣!然
物
生既久,则种类愈繁。俗尚好奇,则珍尤毕集。故丁藤陈药,不见本经。吉利寄奴,惟传后
代。禽虫大备于思邈,汤液复补于海藏。非有继者,谁能宏其用也?如石斛一也,今产霍山
者则形小而味甘;白术一也,今出于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
识,将何别于百粤记中之产元黄基治肿毒,孙公谈圃之用水梅花治痢疾,后且莫知为何物,
安辨其色味哉。矧夫烟草述于景缶,燕窝订于石顽。阅缪氏经疏一编;知简误实为李氏之功
臣,则予拾遗之作,又何有续胫重跖之虞乎?客应曰∶可。即命予弁斯言于首以为叙。
\x乾隆乙酉八月、钱塘赵学敏、恕轩题于双砚草堂。\x
<目录>卷一
<篇名>水部
内容:(凡二十四种)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春水
内容:南诏志∶春水有三,俱在鹤庆府。一在城东南二十里石碑坪;一在城南三十里龙珠山麓。
一
在城东北三十里五老山下。春水盈时,有硫黄气。郡人于二三月间和盐梅椒末饮之,能祛疾
。职方考∶云南鹤庆府出春水,在观音山莲花寨之北,立夏前三日出后七日止,水无定所,
每出时,地中漉漉有声,土人循其声掘之,其水始出,能除百病,远近村民竞饮之,走 方
者饮之不染瘴,病疠者饮之立除,外境人尤效,数日内有鹦 绿鸠数百群飞来,饮水涸乃去
。
味甘性平,除痼疾,浓肠胃,已虚劳,去瘴疠。
敏按∶土为万物之母,凡物得土之精者,均入脾胃而能扶正气。正气足,则百病自除,
此水
在地能鸣,出无定所,乃川脉得先天之气,借地力宣泄,故有浓胃除疾之功。出七日即涸,
并具来复之机,鹤庆为云南边境,山川蒙密,民多瘴疠,府志载城东南尚有温泉;每岁三月
,郡人浴之,有痞疾者辄愈,则又不特春水之出其地也。天心爱人,生一害必生一物以救之
,如出鸠之地多犀,观于此水,可以悟物理矣。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天孙水
内容:广志云∶即七夕水。广人每以七夕鸡初鸣,汲江水或井水贮之,是夕水重于他夕数斤,
经年
味不变,益甘甚以疗热病,谓之圣水。若鸡二唱则水不然矣。
色清,性微寒,味甘,治一切热症神效。
喉蛾喉痈∶陆氏济世良方,用肥婆草捶烂,将些圣水开服,如牙痍牙痈,将此草捶烂,
和圣
水含在口内,吐换数次即愈。
治食百尿∶济世良方∶用苦瓜捶烂,取汁,和圣水服之,即愈。若无苦瓜,取其核捶烂,
和
圣水服之。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荷叶上露
内容:夏日黎明日将出时,将长杓坐碗于首,向荷池叶上倾泻之,以伏露为佳。秋露太寒,花
上者
性散,有小毒,勿用。
味甘,明目,下水臌气胀,利胸膈,宽中解暑。大力丸用之。(莲叶象震卦,荷上露或
亦入
肝而滋益肝脏欤。)
按∶露本阴液,夜则地气上升,降而为露。其性随物而变,居易录有碧玉露浆方,于中
秋前
后,用无五倍子新青布一二匹扯作十余段,每一段四五尺,五更时于百草头上,或荷叶稻苗
上者尤佳。先用细竹一根,掠去草上蛛网,乃用青布系长竹上,如旗样,展取草露水,绞在
桶中,展湿即绞,视青布色淡。则另换新布,阳光一见则不展,所取露水,用瓷罐洗净盛贮
,澄数日自清,晚间用男乳一酒杯,约一两半,白蜂蜜一酒杯,人参汤一酒杯,多少同乳,
人参须上等,四五分不拘,总入一宫碗内,将露水一饭碗搀入宫碗,共得七八分,和匀,以
棉纸封口,用碟盖好。次日五更,烧开水二大碗,将宫碗内露隔汤顿热,睡醒时缓缓温服之
。蓝所以杀虫,露去诸经之火,参补气,乳补血,蜜润肺。治一切虚损劳症有奇效。可知露
本养阴扶阳,又得荷叶之清气,故能奏功如此。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糯稻露
内容:俞佳士妙应方∶治痞块。八月白露后收糯稻头上露水,晚作二服,饮下立消。
按∶诸草木皆需天露始润,惟稻至酉时,其根上津润之气渐升,入夜乃达叶尖,至晓复
自上
而降于根,故无露之夜,稻叶独润,陈翠虚词,一些珠露,阿谁运上稻花头,是也。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白云
内容:云本山泽之气,蒸而为云,水属也。故入水部。有五色;惟白云可治病,唐守时言∶凡
高山
大川,悉有云气,五岳名山,多出云。山曾取之饷客,其取云法,用金漆盒,盖上凿一孔,
以木塞之。俟天气晴朗,黎明往山岩石畔觅之,见地上有白云如线者,如笋者,茁土而出,
即云苗也。急以盒盖孔对其气,使尽入其中,以木塞口。收必须白云,如雪色,有香气如梅
兰,方合用。其他杂色云,多带草土气,黑云尤腥,多带怪物,不宜盒取。放云之法∶择净
室,须四面有窗者,通上下用纸裱糊,勿令泄气,然后将云盒居中去塞,则云自出,悠扬涣
散,芬芳四绕,可以醒脾胃舒肝郁而和经络,令人有 然出尘之想。
治哑瘴。余澹庵云∶滇广山瘴,有一种人受之终身不能语,名曰哑瘴。唯闻白云之气,
久久
自引毒外出,可以全愈。
血臌水肿,闻云气渐消。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卤水
内容:苦碱无毒,治大热,消渴去烦,除邪下蛊毒,柔肌肤,去湿热,消痰,磨积块垢腻,多
服损
人。(食纂)
纲目有盐胆水,乃已烧成盐复沥下之苦卤,一名卤水。此乃取于卤地,沥以烧盐之用,与盐
胆水不同。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竹精
内容:汪东藩医奥云∶毛竹内剖之,新竹多有水,乃竹精也。以不臭色清者入药佳。
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立退。
五月五日雨,剖竹得水,名神水。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古刺水
内容:带经堂诗话∶左公萝石手书一帖云∶乙酉年五月,客燕之太医院,从人有自市中买得古
刺水
者,上镌永乐十八年熬造古刺水一罐,净重八两,罐重三斤,内府物也。按∶左诗中,有再
拜尝此水,含之不忍咽句,则此水未尝不可服食也。又云∶瓶中古刺水,制自文皇年。制之
扃天府,元石流清泉。列皇饮祖泽,旨之如羹然。绎诗意,又似常服所制,亦不止十八瓶也
。
刺
水用锡罐贮之。上朱刻永乐二年熬造,罐重二斤,水八两,香气酷烈。据此,则古刺水又如
是之多,罐面以锡,刻字涂朱,其曰二年,则又在前,或明时内府有此制耳。
何氏辟寒录云∶古辣本宾横间墟名,以墟中之泉酿酒。埋之地中,日足取出,名古辣泉。
色
浅红,味甘,不易败,此或另一种也。按舆地志,宾横在广西南宁界。陈墨樵苕水札记云∶
姚履中坦为予言,余杭一旧家,祖遗一锡瓶,制极精致,面刻三楷字云古刺水。口封固极密
,摇之有水声,相传数世,亦不知何用。薛淀山洪云∶严嵩抄家籍二有此,其凉沁骨,盖暑
月以凉体者。李觐王日记云∶予馆河东裴氏,其家有古刺水一罐。系铜制,高四寸;围一拱
,身圆面平,状如花鼓,铜质青黄四围牢铸永乐二十一年十月铸古刺水一罐,罐重三斤,
水重八两,共二十二字,字皆阴文。据云∶世宦郑氏旧物也。钻铜取水,可疗瞽疾。朱退谷
曾于陕西陈渭野处,见古刺水一瓶,云是海坛镇张杰家物,其制上大而下小,圆如瓶式,四
围无痕迹,摇之有水声,面微有小钻孔,言曾有富瞽持十金欲售之以治目,方取钻钻孔,天
大霹雳,因惧而止,然此物亦神矣。孙雍建云∶古刺地名。古刺水乃三宝太监所求得之物,
天下止有十八瓶。其瓶以五金重重包裹,其近水一层,乃真金也。水色如酱油而清,光可鉴
,以火燃之如烧酒有焰者真。其性大热,乃房中药也。妇人饮之,香沁骨肉。
性凉、泽肌肤、明目、疗青盲、开瞽、功同空青,治热症有效。以茶匙滴汁入汤浴,能
令香
气透骨不散。按∶古刺水据薛氏言性凉,可治热疾。孙氏言性大热,止可入汤沐,不可服。
今是物世虽有之,但市充贡品,价值千金,不闻有服试之者,故并附孙说以俟考。又叶东表
言∶古刺水手蘸少许, 入鼻中,能骤长精神,强骨力,其香气盖能和血通窍,昔未有***
烟以前,惟用此。后因吕宋有***,而人遂不知用古刺水,缘水贵而***贱,故人争用贱者
,其实功效相仿,房中术 法更胜于服。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强水
内容:西洋人所造,性最猛烈,能蚀五金。王怡堂先生云∶其水至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漏,惟
玻璃
可盛。西人造强水之法,药止七味,入罐中熬炼,如今之取露法,旁合以玻璃瓶而封其隙,
下以文武火叠次交炼,见有黑气入玻璃瓶中,水亦随气滴入,黑气尽,药乃成矣。此水性猛
烈,不可服食。西人凡画洋画,必须镂板于铜上者,先以笔画铜,或山水人物,以此水渍其
间一昼夜,其渍处铜自烂,胜于雕刻。高低隐显,无不各有肖其妙,铜上有不欲烂处,先用
黄蜡护之,然后再渍,俟一周时,看铜有烂痕,则以水洗去强水,拭净蜡迹,其铜板上画已
成。绝胜镌镂,且易而速云,入药取其气用。
治痈疽拔疔。谢天士云∶凡痈疽已溃或未溃,用强水可蚀恶肉,胜于 砂,只须置强水
于玻
璃瓶内,以瓶口对痈疽上,掩少时,其药气自升入患处,疽肉变白而腐,毒亦拔出,然后再
敷他药治之。疔有根,亦以此治法,则根自烂出。
物理小识∶有 水,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倾之盂中,随形而定,复取 水归瓶,
其取
水法,以琉璃窑烧一长管,以炼砂取其气道。朱公为余言之∶崇祯庚辰进坤舆格致一书,
言采矿分五金事,工省而利多。壬午, 公鸿宝为大司农,亦议之。而***不从,今日番
甚少,但有气 ,真番 乃能干汞。按此 水取强水也,特古今异名耳。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刀创水
内容:出西洋,不知何物合成,番船带来,粤澳门市之。
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鼻冲水
内容:出西洋,舶上带来,不知其制。或云树脂,或云草汁,合地溲露晒而成者。番舶贮以玻
璃瓶
,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岛夷遇头风伤寒
等症,不服药,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
服。治外感风寒等症,嗅之大能发汗。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丹砂水
内容:仙神隐,有造丹砂水法∶丹砂一斤、石胆二两、硝石四两,以小口瓷罐,漆固其口。
埋地
中四十九日,出视成水,则药成矣。若未化再埋。又法∶用竹筒盛亦可。
味苦,服之延年。杀精魅、却恶鬼、养精神、安魂魄。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曾青水
内容:神隐云∶制同丹砂,不用石胆,易以汞二两,药用洗眼。亦可服。
止目痛,收风泪,久服轻身不老。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白凤浆
内容:痘学真传有造白凤仙浆法∶用单叶白凤仙花,采闭坛中令满,以箬封口。再将泥搪之,
埋土
内二三十年方取用。坛中花悉化成水,割去滓脚,其清水即凤浆也。另贮瓷瓶听用。
性大寒,治痘疹焦陷不救者,药内加一茶匙服之,立能回焦更生,痘不可多用,疏痰,解一
切火毒,大有奇功。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天萝水
内容:救生苦海∶霜降后,择粗大丝瓜藤掘起根三四寸,剪断,插瓶中一夜,其根中汁滴入瓶
内,
名曰天萝水。封固埋土中,年久愈佳。
治双单蛾,饮一杯即愈。又可消痰火,化痰成水,解毒如神。兼清内热,治肺痈肺痿更
效。
肖山有一老妪家,市肺痈药水,三服立愈。门如市,已数世矣,王圣俞曾得其方述之,
即此
水也。于立秋日取存瓮用。愈陈愈佳。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黄茄水
内容:梁侯瀛集验方∶秋天黄老茄子,不计多少,以新瓶盛埋土中,一年化为水,取出听用。
治大风热痰,能消痰成水,用茄水和苦参末为丸,桐子大,食后及卧时黄酒送下三十丸。
甚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梅子水
内容:秋泉秘录有造梅子水法∶用大梅子三五十个,捣碎,入有嘴瓶内,加盐三两,入河水浸
过二
指,日取蜒蚰投入,多多益善,经年更佳,凡毒将水搽之即消。
治诸毒恶疮。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樱桃水
内容:梁侯瀛集验良方∶春日鲜樱桃收数斤,盛在瓷瓶内,封口,放在凉处,发过成水,滤出
渣,
治冻瘃疮神验。将水搽在疮上即愈。若预搽面,则不生冻瘃。
疹发不出,名曰闷疹,用樱桃水一杯,略温灌下,垂死者皆生。不药良方。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各种药露
内容: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露。露乃物质之精华。其法始于大西洋,传入中国。大则用甑;
小则
用壶,皆可蒸取。其露即所蒸物之气水,物虽有五色不齐,其所取之露无不白,只以气别,
不能以色别也。时医多有用药露者,取其清冽之气,可以疏瀹灵府,不似汤剂之腻滞肠膈也
。名品甚多,今列其常为日用知其主治者数则于左,余俟续考以补其全。
金银露∶乃忍冬藤花蒸取,鲜花蒸者香,干花者少逊,气芬郁而味甘,能开胃宽中、解
毒消
火、暑月以之代茶,饲小儿无疮毒,尤能散暑。金灿然药帖云∶金银露专治胎毒,及诸疮痘
毒热毒。广和帖云∶清火解毒,又能稀痘。
薄荷露∶鲜薄荷蒸取,气烈而味辛,能凉膈发汗,虚人不宜多服。金氏药帖∶清凉解热,
发
散风寒。
玫瑰露∶玫瑰花蒸取∶气香而味淡,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点酒服。金氏药帖
∶专
佛手露∶佛手柑蒸取,气香味淡,能疏膈气。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香橼露∶香橼蒸取,气香味淡,消痰逐滞,与金桔橙露同功。
桂花露∶桂花蒸取,气香,味微苦,明目疏肝,止口臭。金氏药帖∶专治龈胀牙痛,口
燥咽
茉莉露∶茉莉花蒸取,气香味淡,其气上能透顶,下至小腹,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然
止可
蔷薇露∶出大食、占城、爪哇、回回等国。番名阿剌吉。洒衣经岁其香不歇,能疗心疾
,以
胸膈
郁气。又一种内地蔷薇露,系中土蔷薇花所蒸,专治温中达表,解散风邪。
兰花露∶此乃建兰花所蒸取者,气薄味淡,食之明目舒郁。
鸡露∶道听集云∶鸡露能大补元气,与人参同功。男用雌鸡,女用雄鸡,一年内者,名
童子
鸡,可用。若两年者,肉老质枯,不可蒸露,入药须选童子鸡。以绳缢死,竹刀破腹,醇酒
洗去毛及腹中秽物,勿见水,蒸取露饮之,气清色白,望之如有油。气味甘,消痰益血,助
脾长力,生津明目,为五损虚劳神药。
米露∶以新鲜白米,勿用陈久者,蒸取,色白气清,如莲花者。大补脾胃亏损,生肺金
如神
姜露∶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
椒露∶鲜椒蒸取,能明目开胃,运食健脾。
丁香露∶气烈,味微辛,治寒 胃痛。
梅露∶鲜绿萼初放花采取蒸露,能解先天胎毒。六月未出痘小儿,和金银露食之,极佳。
周
栎园闽小记∶海澄人蒸梅及蔷薇露,取如烧酒法,酒一壶,滴少许便芳香。
骨皮露∶地骨皮所蒸,解肌热骨蒸(金帖),一切虚火(许帖)。
藿香露∶清暑正气。
白荷花露∶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金帖)。止血消瘀,清暑安肺(广和帖)。
桑叶露∶治目疾红筋,去风清热(金帖)。
夏枯草露∶治瘰 鼠 ,目痛羞明(金帖)。
枇杷叶露∶清肺宁嗽,润燥解渴(金帖)。和胃(许帖)。
甘菊花露∶清心明目,去头风眩晕(广和帖)。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御沟金水
内容:集效方有治御沟金水法∶用篾箩八只,高二尺,取山上净土,装八箩内,用瓷钵八个盛
之,
取童便八桶,倾入七箩土内淋下,上以井花水推之,共倾在一箩土内,如淋少,再用清推前
七箩淋下,又加上一箩内,待他一夜净淋下水三五碗,以瓷罐收贮,外用井水养之,但遇此
症,待口中要茶吃,将此水半杯温服即安,至重不过三七次立愈。
性平,味微咸带甘,治男妇骨蒸,干血劳,童子劳,昼夜发热至紧,不肯服药,此水不
比寻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起蛟水
内容:徽州张宇南言∶其地多山,每春夏之交久雨,有起蛟之患。村人习见勿异也。蛟初起一
二日
间,地中先有声,隐隐如雷鸣,或如牛吼,至期,土中辄陷出一***如豆大,水从穴出,直
上一二尺如箭,已而渐升渐长,长至檐隙与溜合,则水势乃大,下穴亦渐大如碗孔,蛟入鳅
鳝形,从穴出,乘水而上,过檐则形变大,乃飞越奔腾而去,屋宇亦无害。惟相隔一二里许
田禾间有伤损者,为山水冲刷而然,此水初起一二尺时,山人以瓶盎之属接取食之,力大无
穷。盖出蛟口中含吮,精力贯注,直逼而上,其全身之力,尽在此水,故人亦不能多食,壮
健者三盏,即腹胀不能再饮。土人以酿酒,更壮精力,可已虚劳。
单杜可云∶蛟初起时,水如箭,清如泉脉,渐涌而高,必合天雨水,则势大而能飞腾。
蛟出
,***始泛出水,名曰发洪。若初起时,用河水一勺灌入其穴,则蛟水自回,便不能出穴,
或取妇人月经秽布塞之亦止。若人服蛟水作胀,用千里长流河水煎服之,亦可解也。
壮筋骨、健腰膝、已虚劳、除惊悸、杀虫蛊尸疰鬼疰、遁尸邪气、浴疮疥、虚弱者以代
水煎
滋补药良。性升,能直透巅顶。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混堂水
内容:混堂∶今浴池烧水浴者,人多则秽浊积垢使然。人气熏渍,体虚者触之昏晕,名曰晕堂
。毛
得人气通洽也。
洗疥癣、通淋浊。
蛇鳞缠身。刘羽仪验方;饮浴汤水,便可解毒。
发痘。杭士元方;痘出八九日黑陷,用混堂水煎药立起。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鸡神水
内容:太元玉格新书,有造鸡神水法,眼科要览选其方。制法∶择大萝卜一个,开一大孔,须
近茎
边一头开,勿伤其根,方可活。孔内入鸡蛋一枚,仍种地上,俟其发叶长成,取鸡蛋内水点
眼,其明如童。
明目去障。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日精油
内容:泰西所制,本草补云∶其药料多非中土所有,旅人九万里携至中邦,决非寻常浅效,勿
轻视
焉可也。治一切刀枪木石及马踢犬咬等伤,止痛敛口,大有奇效。用法∶先视伤口大小若何
,其长阔而皮绽,先以酒洗拭净,随用线缝,大约一寸三,缝合不可太密。伤口小者,无用
缝矣。既缝,以酒又洗拭净,将洁净瓷器盛油烘热,以男人所穿旧绵布,取经纬长短,以伤
口为度,逐缕蘸油,贴满疮口。又以男人所穿旧布包裹,忌用女人所穿者,至三四日后解开
,润油少许,如前包固,数日即愈。如伤久血干,略爪破或刀刮,俾令血水以通药气,如前
包固。但血多则至流药,故无血不可,多血亦不可也。伤处忌水与口涎,最宜防之,若伤以
已含脓及骨折者,此油无益,不必用矣。如心腹耳鼻手足及各处骨节疼痛,果属风寒,非关
燥热,则此油可治。问的痛之所,以油揉擦极热为度,然后以男人所穿旧布包裹,当用药,
须坐密室,切勿见风,并忌食寒冷等物(本草补)。
<目录>卷二
<篇名>火部
内容:(二十一种 附二十二种)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阳火阴火
内容:火有阴阳,乃太极之妙蕴。人尽以火为纯阳,不知有阴火,惟圣人知之。故离卦中虚,
阳中
有阴也。坎卦中实,阴中有阳也。火地生物亦然,阳火无质,以物为质,然后寄其形以燃物
。阴火有质,不必寄形于物,而不能尽焚诸物。盖阳火乃火之魂,属阳。气热。阴火乃火之
魄,属阴。气不热。濒湖统十二火以分阴阳,其曰天之阳火二。太阳火,星精飞火。地之阳
火三;钻木火,击石火,戛金火。人之阳火一;丙丁尹火。夫太阳炙背即暖,星精火有光有
声,其坠地之初,如燔石,手不可近。钻木之火,钻与木皆 热有烟。击石戛金,必两物摩
荡,热则火出,皆有火气。人身君火所呵出之气,天虽极寒,而人气无不热,此皆阳火。为
火之魂,气虽热,必寄形于物乃燃,故水晶取日中之火,承艾而烟起,火殃为飞星之精,入
土乃起焚房屋。钻木击石戛金,非物受其火不能存也。人身丙丁火能解犀角,散积阴之气,
已不啻寄其身而焚之也。其气皆猛烈可知。其曰天之阴火二;龙火,雷火。地之阴火二;石
油火,水中火。人身之阴火二,命门相火,三味真火。龙火不能焚物,止能焚砂石。盖龙本
纯阳,而火反阴者,以阳为体,以阴为用也。雷火不能焚物,能焚金铁。盖雷之击物必有声
,其用属阳,而其体属阴也。砂石本土之余气,为先天火,结以阳体,焚之金铁,为水之母
。本***而即以阴体熔之,此五行生克之妙也。石油能于水中生火,凡水中一切物,非石油
不能焚之,水中火本咸精,故海水入夜则明。至阴之气不能焚物也。命门相火即人身***,
与三味真火皆能自焚。不能焚物,此皆阴火。为火之魄,气不热,不必寄形于物,而有能焚
不能焚之别。非若阳火之遇物无不消熔也。濒湖仅列其名,又不晰言其故,且其主治功用,
又皆晦之。故特为详述以补。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太阳火
内容:除湿止寒, 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和而病去。冬月以旧帛晒,受阳气,覆体,
皆
能却疾)。补脾养胃(作酱日晒,受日气多,人食之,多补脾胃)。久服长生(养生家有服日
光
法)。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星精飞火
内容:辟伏尸(陈子静养生注云∶火殃即流星之精,入土中,其地有伏尸皆远去)。增志虑聪
明。(
谈道录,有制星精米法,以白米露星月下,百日,承受星精,小儿食之,多聪明,增神智,
且辟邪除疟)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钻木火
内容:除瘟疫,却四时不正之气。周礼司 掌火政,四时变火以救时疾,即此。杀精魅。凡一
切山
魈木怪,年老精魅,用千年古柏,不得以凡火燃,须钻木按时取火燃之。
沈云将食纂∶榆柳火助养生之气,利肝胆,调筋脉,枣杏火消蕃茂之气,养心血,通神明,
柞火敛耗散秉元清,利肺而滋本源,制阳而结髓,槐檀火补肾脏,益阴血,使遍体调和,
周身通畅。桑柘火补脾胃,壮真元。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击石火
内容:宜针灸百病,取其含阴气于阳中,有太极之妙。张石顽以石取火为阴火,云不宜以之灼
艾,
以太阳取于阳燧者为阳火。宜灸病。不知石虽阴质,非真火蕴结则不成形。凡石中皆有火,
火石较他石尤火多而易取者,以此石独受太阳之气浓也。石阴而火阳,必受击乃出,火多者
且有 炸声,若阴火则无声矣。故濒湖列为地之阳火,石顽以为阴火,未免拘墟之见耳。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戛金火
内容:能散鬼磷野祟,戛金取火照之,即灭迹。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人身君火
内容:即人元气,能救卒死魇死,以口布气度之即生,散鬼气,呵气吹之即灭。 发痘,凡阴
寒不
起不浆者,用壮健人气呵之,即起发红活,浆行而毒化。 止腹痛腹泻,老年人多有气弱受
寒,患此者,用壮年人以手搓极热,频互掩其脐,使手中热气透入丹田自愈。此借君火之力
也。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龙火
内容:龙起石中,石内必有焦裂处,乃龙口火所烧也,刮其石末煎汤,治痞膈如神,以石受龙
火之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雷火
内容:其震木有硫黄气者,得雷火之气也。能治惊痫邪祟,合辟瘟丹加用最妙。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石油火
内容:有毒,不宜 物。以纸捻蘸油点火照疮,可引毒外出。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水中火
内容:着体能渍肉腐烂,可摩风气。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相火三味火
内容:凡人皆不能运用,惟有道之士能运以疗病,起死回生。相火能结舍利,成坚固子,三味
火能
杀精魅。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黄金火
内容:以金器烧红烙肉上,能止血。凡人神所在,误针出血不止者,烧金器烙之(选元方)。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煤火
内容:本经逢原云∶北方炊食多用煤火,以地属坎,足胜其气,且助命门真火。食煤火长气于
阴,
所以膂力强壮,南人食之多发痈毒。受其毒者,以 汁解之。然煤火处置大缸水于旁,则毒
从水解。南方炊食多用薪火,人食薪火,长气于阳。气多轻浮不实,不似北方之禀气刚劲也
。然近日南方亦产煤,薪价日昂,市井多有用煤者,其煤在浙省则出于衢严,湖州较北,煤
坚细,以之代薪。瓦斯亦减薄,甚有如薪炭无臭气者,名曰香煤。出太湖山中,纲目石部收
乌金石,即煤也。其主治多言其质之用,而火部又不收煤火,故为补之。用以香煤为佳。
烹一切食物,能和脾胃。滋气力、通肾气、助阳道。妇人暖子宫。杂煤臭煤有毒。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藤火匏火
内容:藤乃木本。各种山藤,性最蔓延,喜束物,故为火亦如其本性。匏属皆瓠类,草本也。
蔓皆
中空,而长养最速,其性行甚捷。今徽人作花炮者,其药线必用壶卢炭,取其疾速胜于杉柳
梢,同一藤也。而草木之性不同如此。
藤火∶宜煎臌胀水肿四肢诸病等药。
匏火∶宜煎救急诸药,取其顷刻能达经络也。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荷梗火
内容:荷梗入秋,人多采取积之,使干为薪。入镬煮肉,则精者反浮,肥者反沉,入药用其火
气,
能通肝肺二窍。宜煎一切转脬交肠药,能正倒阴阳之气。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稻麦穗火
内容:稻穗火∶烹煮饮食,安人神魂,利五脏六腑。糯稻穗尤峻烈。(卢镗日记∶鸟枪用糯壳
炭,
取其熔铁力速,见风铅子不凝,其能久住之力如此。)麦穗火煮饮食,主消渴咽干,利小便
。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松柴火
内容:煮饭益人,壮筋骨。煎茶不佳(食纂)。松卵火,煎茶美,以能聚茶力,使不解散真味。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栎柴火
内容:栎柴煮猪肉食之,不发风。煮鸡鹅鸭鱼腥等物,易烂且良。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茅柴火
内容:炊煮饮,主明目解毒(食纂)。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烧酒火
内容:酒本米曲之精华,属阳。烧酒则又为酒之精华,乃阳中之阳。燃之色绿,阳极阴生之象,
与
石硫性同,皆以阳为体,藏阴于用也。故其光照人面,皆作青灰色,照魑魅则不能遁形,以
阴为用者多含毒。今人率以此酒冬月为大碗,用以 物代炭火。久食则发痈毒。默受其毒而
不觉,然维藏寒者宜之;气能透达骨髓,软坚燥湿,熏衣着之,能发骨髓中汗。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鱼膏火
内容:海上人多取鱼膏为油,代菜豆油用。其油割海鳅腹中脂或取其肉,并炼为膏,燃之照夜,
然
烟重气腥,多昏目损神。秦始皇墓中以鲵膏为灯,即此。后人多解为人鱼者误也。
辟蚊蛾、熏竹木除蠹。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油火
内容:乃刺 脂肉所熬油。山左 大者如猫,山人获取之,熬其脂肉,可得油斗许,用以照夜,
光
明皎沏同白昼,比蜡犹明。此油可入神灯照用,按 脂可烊铁,骨能缩人筋骨,其性峻利可
知。入神灯,其气照毒,能箍毒使小。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丹药火
内容:锦囊秘授有制救苦丹法∶真麝香一钱、劈砂水飞二钱、好硫黄三钱、各研极细,先将硫
黄化
开,次入麝砂二味,离火搅匀,在光石上摊作薄片,切如米如粞二样小块,贮瓶勿泄气。治
病∶将药安患处,以灯火点着,候至火灭,连灰罨在肉上,立见痊愈。重者用米粒大,轻者
用粞粒大,安放铜钱眼内,香火燃之,只须一炷,不必复灸。如若患处阔大,连排数炷,一
起灸之;且灸时不甚热,亦不甚疼,灸后并不溃脓,一茶之顷,痼疾如失,系观音佛所授,
真神方也。又海上仙方亦有救苦丹,其法∶用麝五分、朱砂水飞钱半、硫黄五钱、樟脑钱半
、俱为细末,入铜器内,文武火烘烊,取其冷定,敲碎如米粒大用,能治各种风痹跌扑痈疽
,初起有效。敏按∶此丹药诸火为人工制造,本非天生药料,然本草中又不得不载造酿一类
,即濒湖火部收载神针之意也。因与神灯火并录,以补李氏所未述。
治一切风寒湿气流注作痛,手足 挛,小儿偏搐,口眼 斜。妇人心腹痞块攻疼,无分
年深月久,皆可用。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蓬莱火
内容:茅昆来家传医要有蓬莱火法∶西黄、雄黄、乳香、没药、丁香、麝香、火消各等分。去
西黄
,加硼砂、草乌,皆可。用紫棉纸裹药末,捻作条,如官香粗,以紧实为要。治病翦二三
分
长一段,以粽粘粘肉上点着,不过三次即除根。若点穴不差,灸至药尽,皮肉发爆,病即立
愈。每次三状,重者不过三次即除根,不复再发。灸后忌猪肉,待疮平复再食,此茅氏家传
五世试效神验方也。
治风痹跌扑瘰 (俱按患处灸)。水胀膈气胃气(按穴灸)。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阳燧锭
内容:赵氏集要∶古有烙法,今罕用之。不但粗工不知用法,抑且患者见之骇然,故以此代之。
法
用干蟾酥锉薄片焙研,朱砂水飞、川乌、草乌各五分,僵蚕一条,各研细。将硫黄一两五钱
置勺内,微火熔化,入药末搅匀,急搅为要,迟则凝矣。倾入瓷盆内,速 成片,待冷收用
。用时取甜瓜子大一块,上尖下平,先将枣肉擦患处,粘药于上,香火点着,即起火焰,五
壮七壮九壮,随症施之。灸毕即饮米醋半酒杯,候起小泡,线针穿破,出黄水些须,膏药盖
住,其毒即消(此方遗写冰片麝香二味,原稿眉注)。
治湿痰流注。附骨阴疽、寒湿疮毒、经久不消,内溃不痛者,能使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已
溃即敛。如若风痹,用竹箸点之,有酸痛处,笔蘸墨记之,照墨上灸。若腿膝疼痛,灸鬼眼
穴。诸疮初起,灸三五壮即瘥。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神灯火
内容:外科有神灯照法∶用朱砂雄黄俱研水飞、血竭、没药箬烘去汗,各二钱、麝香四分、为
极细
末,每用三分。以红棉纸紧卷捻条,约长七寸,麻油润透,以火燃着,须令患者坐无风处,
将药条离疮半寸,自外至内,周遭徐徐照入,火头向上,药气乃入,毒即随火解散,自不内
侵脏腑,不可太过,恐伤好肉。其疮微微觉热,心神即爽,每日只熏一次,初用三条,每日
加一条,加至四五条,势即渐减,然后每日减去一条,直熏至红肿消尽为度。熏后用后药;
草新鲜采得者,捣烂,入陈年小粉等分,初起者;再加白盐研细少许,打成稠糊,敷半
寸浓,留头,必须敷过疮晕三分,方能箍定毒根。疮口之上,用大葱叶滚水泡热,扯开贴之
。或膏盖亦可,避风为妙,自能拔出脓毒。如无鲜草,以如意黄金散代之。集要云∶神灯照
法勿用太早,如疮四五日间,形未成,毒未聚,骤用之,毒必内郁,反难外出。须用在八九
日后,疮势已定,毒瓦斯已聚,未成脓腐之时,用此照之。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高,不起发
者即发,不腐溃者即溃。若毒已溃,脓已泄者;不宜用。每日以猪蹄汤淋洗,或葱头煎汤洗
亦佳。忌发物。
治一切肿毒,痈疽发背,能解毒活血,消肿散瘀。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火罐气
内容: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
气,
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
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
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草火
内容:沈云将食物会纂∶烟以闽产者佳,燕产者次,石门产者为下。春时栽植,夏时开花,土
人除
一二本听其开花收种外,余皆摘去顶穗,不使开花,并去叶间旁枝,使之聚力于叶,则叶浓
味美,秋日取叶,用竹帘夹缚曝干,去叶上粗筋,用火酒喷制。切叶细如发,每十六两为一
封,贸易天下,其名不一,有真建假建之分。盖露头黄二黄之别,近日北方制烟,不切成丝
,将原晒烟片,揉成一块,如普洱茶砖茶一般。用时揉碎作末,入烟袋中贮用。顶上数叶,
名曰盖露,味最美。此后之叶递下,味降序。相传海外有鬼国,彼俗人病将死,即舁置深山
中。昔有国王女病革,弃去之,昏愦中闻芬馥之气,见卧傍有草,乃就而嗅之,便觉遍体清
凉,霍然而起,奔入宫中,人以为异,因得是草,故一名返魂烟。方氏物理小识∶烟草明
万历末年有携至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皆含长管而火点吞之,有醉仆
者。崇祯时严禁之,不止,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曝干以火酒炒之,曰金丝烟。可以
祛湿发散,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令人忽吐黄水而死。 粤志∶粤中有仁草,一曰
八角草,一曰金丝烟。治验亦多,其性辛散,食其气令人醉。一曰烟酒,其种得之大西洋,
一名淡巴菰,相思草(物理小识,淡巴。姑或呼担不归)。闽产者佳。近出江西射洪永丰者
亦
佳。制成烟有生熟二种;熟者性烈,损人尤甚。凡患咳嗽喉痈一切诸毒肺病皆忌之。近兰州
出一种烟名曰水烟,以水注筒吸之。令烟从水过,云绝火毒,然烟味亦减。 张良宇云∶水
烟出兰州五泉地种者佳,食其气能解瘴消臌,宽中化积,去寒癖,但不宜多食。其制法以砒
夹香油炒成,故不能无毒也,近日粤中潮州出一种潮烟;其性更烈。 姚旅露书云∶吕宋国
有草名淡巴菰,一名金丝醺。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捣汁可毒头虱。 延
绥镇志∶烟草其苗挺生如葵,叶光泽,形如红蓼,不相对,高数尺,三伏中开花色黄,八月
采阴干,用酒洗切成丝。而各省之有名者;崇德烟、黄县烟、曲沃烟、美原烟。惟日本之倭
丝为佳。 百草镜∶烟∶一名相思草,叶如菘菜,浓狭而尖,秋月起茎,高者六尺,花如小
瓶,淡红色、产福建者良。用叶以伏月采者佳,生顶上者,嫩而有力,色嫩黄,名盖露烟。
烟品之多,至今极盛。在内地则福建漳州有石马烟,色黑,又名黑老虎。系油炒而成,性最
猛烈,多食则令人吐黄水。浙常山有面烟。性疏利,消痰如神,凡老人五更咳嗽吐痰者,食
之,嗽渐止,痰亦消。江西有射洪烟,性情肃导气。湖广有衡烟,性平和,活血杀虫,可已
虚劳。山东有济宁烟;气如兰馨,性亦克利。甘肃兰州有水烟;可以醒酒。近日粤东有潮烟
,出潮州,每服不过米粒大,性最烈,消食下气如神,然体弱者忌。 长州张璐玉本经逢原
云∶烟草之火,方书不录,惟朝鲜志见之,始自闽人吸以祛瘴,向后北方借以辟寒,今则遍
行寰宇,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近日目科内障丸中,
间有用之获效者,取其辛温散冷积之翳也。不可与冰片同吸,以火济火,多发烟毒。不可以
藤点吸,恐其有蛇虺之毒也。吸烟之后,慎不得饮火酒,能引火气熏灼脏腑也。又久受烟毒
而肺胃不清者,以砂糖汤解之。 兰上徐沁 着烟诫,载有祛烟虫方云∶杜湘民说凡人食
烟
则腹中生虫,状类蝇,两翅鼓动,即思烟以沐之,故终日食不暇给,久之虫日盛,而脏腑败
,疾 大作,不可救药。常有临革吃烟而始瞑者,哀哉!其方用生豆腐四两,戳数孔,黑砂
糖二两,加腐上,置饭甑中蒸之,使腐与糖融化,每思烟,辄进数匙,只三日后,其虫尽下
,闻烟气则呕不欲食矣。 汪东藩云∶近日有一种熟烟,闽人能制,其法以油炒烟片令黑,
名黑老虎。又曰紫建,云食之香辣甘,一体而备三味,中其毒者,欲吐不得,须食北枣一二
枚解之。凡烟种有山田之分,山种者味浓,田种者味薄,多草气。 张景岳云∶烟草味辛气
温,性微热,升也,阳也,烧烟吸之能醉人。用时惟吸一二口,若多吸之,令人醉倒。久而
后苏,甚者以冷水一口解之即醒。若见烦闷,但用白糖解之即安。亦奇物也。吸时须开喉长
吸咽下,令其直达下焦,其气上行则能温心肺,下行则温肝脾肾,服后能使通身温暖微汗,
元阳陡壮。用以治表,善逐一切阴邪寒毒,山岚瘴气风湿,邪闭腠理,筋骨疼痛,诚顷刻取
效之神剂。用以治里,善壮胃气,进饮食,祛寒滞阴浊,消臌胀宿食,止呕哕霍乱。除积聚
诸虫,解郁结,止疼痛,行气停血瘀。举下陷后坠,通达三焦,立刻见效。此物自古未闻,
近自我明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土皆种植之,总不若闽中者,色微黄,质细,
名为金丝烟者,力强气胜为优。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
,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故,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
矣,予初得此物,亦甚疑,及习服数次,乃悉其功用之捷。有如此者,因着性于此,然此物
性属纯阳,善行善散,惟阴滞者用之如神。若阳盛气越,而多躁多火,及气虚气短而多汗者
,皆不宜用。或疑其能顷刻醉人,性必有毒。盖其阳气强猛,人不能胜,故下咽即醉。既能
散热,亦必耗气。然烟气易散,而人气随复,阳性留中,旋亦生气。此耗中有补,所以人多
喜服,未见其损者,以此。 敏按∶释氏书言人乃山川火土之气和合以生,故脾胃亦受火土
之气以养。烟本火土之精,人喜吃烟者,病重即不食烟,以脾胃不受火土之气,故烟亦不受
也。火土之气不特养阳,亦兼能生阳,所以妖 鬼 ,多能吃烟。以无质吸无质,味之气
也
。至干麂子闭土中多年,亦思得烟吸以融和其体。(开矿闭死穴中之人,久不为出,亦不死
,凿矿者于山穴中遇之,呼为干麂子。见常中丞安宦游笔记)。则知烟力之能走百络通坚邃
可知矣,凡烟气吸出,悠扬于外,阴为鬼吸,人不见耳,故食烟之人多面黄不尽,耗肺而焦
皮毛;亦因精气半为鬼吸也。友人张寿庄己酉与予同馆临安,每晨起,见其咳吐浓痰遍地,
年余迄未愈,以为痰火老疾,非药石所能疗。一日忽不食烟,如是一月,晨亦不咳,终日亦
无痰唾,精神顿健,且饮食倍增,啖饭如汤沃雪,食饱后少顷即易饥,予乃悟向之痰咳,悉
烟之害也。耗肺损血。世多阴受其祸而不觉,因笔于此,以告知医者。景岳所云∶特一偏之
见,惟辟瘴却佳。 秋灯丛话∶予堂叔疾,延一医至,食毕茹烟,烟房大如升,容烟斤许,
尽吸入腹,即瞑目不语,欹椅仰卧,而气息阒如。众大惊!其仆曰∶无虑也;顷且苏,俄唇
动口翕,烟自口中喷腾而出,蓊然若云雾,数刻始息。乃欠伸而起,张目四顾,曰∶快哉。
晚食复如之,询其仆曰∶家居朝夕餐烟二次,俱以斤为率,否则病,家人闻其言,惧而辞焉
。其酷嗜之量,有如此者,辛温。本草从新云∶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其气入
口,不循经络,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然火气熏灼,耗血损年。 药性考∶烟草味
辛性温,开郁,烧吸解倦。罨伤止血,烟油有毒,杀虫最捷。诸虫咬伤,涂之病失。 烟有
毒,中其毒者,煎胡黄连合茶服之。 汪东藩医粤云∶烟毒以黑砂糖和井水服之。 延绥镇
志云∶性热味辛,有毒。主寒湿胸膈痞满,益津止饥,多食伤气。 格致镜原云∶损容。
王桂舟云∶烟渣入目,如以他物洗之,愈洗愈疼,必盲后已。须用乱发或发缨缓缓揉之,即
愈。 文堂集验云∶凡服至宝丹,须停烟茶酒饭一二时。按∶至宝丹即塘 痧药。
香港脚∶同寿录∶香港脚痛不可忍,以致口眼 斜、手脚如搐,不省人事,昏迷如死。用黄
建烟二斤,炒热,以坐桶盛入内,将脚解光,放入烟中出汗,少冷又炒热,隔日一熏,七次
即
金疮止血∶良朋汇集∶以烟末敷之。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梗
内容:陈良翰云∶烟叶生者有毒,人食之即中毒,发病难治;其茎更烈。登莱人用以毒鱼。凡
溪塘
中大鱼难捕者,用此法毒之;用烟茎干湿俱可,锉碎,同青胡桃皮捣烂,置水中,一饭间,
大鱼辄如醉浮水面,小者皆死。虽鳗鲡龟虾鳖蟹蚌蛤之属,一齐击毙。其毒之猛烈如此,然
以此造烟,则梗之味淡,迥不如叶之味浓。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叶
内容:治脑漏。杨春涯验方∶烟叶半斤,晒干,研极细末,调花露四两,晒干,用玫瑰饼再研
吹入
。吃兰花烟成脑漏者,以白鲞脊骨烧烟熏之,数日愈。兰花乃江西贾人带来一种兰子,即
泽兰子也。气香烈,取其子研拌入烟,名曰兰花烟。人食之作兰花香,然其气窜上,往往入
顶伤脑,易成脑漏。叶天士种福堂方∶治风寒湿气,骨节疼痛,痿痹不仁。鹤膝风、历节风
、偏头漏肩等症。有见 膏,中用新鲜烟叶捣汁,浸松香,晒干入药,亦取其气味以透利筋
络也。
毒蛇咬伤∶ 慈航活人书∶先避风挤去恶血,用生烟叶捣烂敷之,无鲜叶用干者,研末
敷,即烟油烟灰皆可。 不药良方∶治毒蛇及毒虫伤。用鱼腥草、皱面草、烟叶、草决明等
分,杵烂敷之。
辟臭虫∶活人书用烟叶铺床代褥,或烧熏之,则臭虫尽绝。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杆
内容:年久色黑毛竹,男子用者良。
秋灯丛话∶新昌张姓,茹竹烟管五十余年,色如漆而光可鉴,珍同拱璧,虽戚好不轻假
也。
母病无药饵资,质钱二缗,典主子患损病,诸药罔效,或谓非多年竹烟管不可治。遂取张物
截之数寸,煎汤服之愈。后酬张以巨万金。 陈毅斋云∶烟杆虽受烟火熏渍之气,然非借人
气津液渐渍之,必不酥透,其杆经男子食者,光泽可鉴。一经妇人口,便色暗不鲜明,且多
直裂纹,又最忌粪,凡多年好杆持以上厕,能令光涩。若象牙杆便裂开走油不堪用,物性之
相忌如此。
杀蛊毒传尸痨、涂恶疮、劈取中心油透而酥者;捣如糊涂疮即痂,或摊油纸上,贴治虫
膈。
百草镜∶毒蛇伤,先取妇人旧油头绳扎住肿处,勿令肿上,再取耳垢封之止痛。随用多
年油
黑竹烟筒杆,紫色者亦可。毛竹者佳。一段约长三寸,咀嚼咽汁,渣淡吐去,并取杆中之油
搽患处,烟杆味辣,服之反甜,蛇毒亦随解,痛止自愈。试效多人。凡蛇咬有蛇齿留肉内者
,烟油涂之自出。
妇人血崩∶刘怡轩云∶凡血崩诸药不效者,用多年旧烟杆,紫色油透者佳。截一寸烧灰
,黄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筒中水
内容:俗名烟油。古今秘苑∶烟油染衣,以瓜子水洗之即去。同寿录云∶烟油入目,如小儿及
好吃
烟者误犯之,若将别汤洗,愈洗愈疼,必至瞎而后已。须用乱头发或 缨缓缓揉之即愈。
解蛇毒,涂恶疮顽癣,杀蛊。
毒蛇咬∶刘羽仪验方∶取吃烟杆内脂膏,涂在咬伤处,用手指搓入肉中,痛即止,最效。
蜈蚣咬∶刘氏验方∶用烟筒内膏油,涂在咬处,或烟灰擦之,立止痛。
按∶烟油一名烟膏,味辛微毒,陈贡士毅斋云∶烟油乃五行之气相合而生,近日外丹家
用以
点药金,又可益金色,术士隐其名,呼为太极膏,又曰气泥,曰五行丹,剔以燃灯代油,则
一切毒虫皆不近,入水蛟龙亦畏之。入药,旧竹杆劈取者良,凡梅条、藤条、紫檀、乌木、
老鹳草及纯铜、纯银杆中油,皆不及竹中者性良。惟象牙杆中烟油可杀蛊毒。闽有橄榄木烟
杆,其中油可毒鱼。至烟膏亦各随所食烟质为高下,烟肆所市烟,俱以烟叶喷油打成块,用
铁刨披作丝售之,此为纯叶不杂为上品。更有打块时夹素馨叶,杂以矾红刨成丝,再加姜黄
末以和其色者,其气燥烈损人,烟膏亦淡而薄,不及上品力浓也。海盐朱进士醒庵云∶烟油
解蛇毒,初不甚信,后见里人获一赤练蛇,长八九尺,粗如臂,口吐毒烟,一犬近之,蛇嘘
以气,即腹裂死。一人戏以旧竹烟杆去头嘴,以竹丝通出油,刺入蛇口,蛇啮之即瞑目闭口
,身卷缩,俄复伸长,如是数次,直如绳而毙。始知其解毒杀虫之功,信不虚谬。诸城刘仲
旭少府云∶西北口外出一种毒虫,名曰蜢 。状如中土虻蝇,人出遇之,即触人面,不论何
处被其触者,亦不甚痛,顷觉眼眶四围出细蛆,攒食睛膏,痛不可忍。彼土人治法∶惟取烟
杆四五枝,折取烟油,涂目内,忍痛片时,其蛆皆死,然后再用温水洗去烟油即愈。 椿园
闻见录∶挞拉巴哈台即准噶尔故地,夏多白蝇为害,触人畜眼角,辄遗蛆而去,非以胶粘之
不出。 按常中丞笔记云∶西北台站及伊芳犁等处,出一种野蝇,乱扑人面,若被其触者,眼
角内即出蛆虫,痛痒异常,有因此成瞽者。土人多以烟油涂眼角治之。然疾愈后,目亦红肿
,数日不消。总不若蒙古治法;以鱼胶一块,向眼角粘出之,又不损目,较烟油为佳。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筒头中煤
内容:济急良方∶治蜈蚣咬伤,取烟筒头内硬煤擦之,立时止痛。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鼻烟
内容:广大新书有造鼻烟法∶香白芷二分、北细辛八分,焙干,猪牙皂角二分,焙干研,薄荷
二分
、冰片三厘、干烟丝为君,干丝一钱,必配福烟六七分许,上药各为细末,酌量配合,不
必
拘分两,以色如棕色者佳。 有内府造、洋造、广造及土烟数种。鸭绿者最佳,玫瑰色者次
之,酱色者为下,陈久而枯者,不堪用。出洋中者,能追风发汗。 香祖笔记∶近京师有制
鼻烟者,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以玻璃为瓶贮之,象牙为匙,就鼻嗅之,皆内府制造。民
间不及。张玉叔云∶近有广东来者,较内府造者尤胜。有五色,以苹果色为上。 澳门纪略
∶西洋出鼻烟,上品曰飞烟,稍次则鸭头绿色,厥味微酸,谓之豆烟。红者为下。 常中丞
笔记∶鼻烟或冒风寒,或受秽气,以少许引之使嚏,则邪秽疏散,积懑亦解。若刻不少间,
反有致疾者。烟有多品,总以洋烟为最,取其滋润不烈,所以为佳。
通关窍、治惊风、明目、定头痛、辟疫尤验。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水烟
内容:\x参看前烟草条下\x
沈君士云∶水烟真者出兰州五泉山,食之性尤峻削,豁痰消食,开膈降气,惟虑弱者忌
服。
亦解蛇虺毒。予家有姻戚馈食品,因天暮未暇食,置筐中经宿,为蛇涎所渍,次日食之,举
家皆患呕吐腹痛。唯一小仆免,询之;则每食后辄服水烟也。 蔡云白言∶兰州五泉种水烟
,其叶与枇杷叶相似,与烟叶迥别。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烟
内容:台海使槎录∶***烟用麻葛同鸦土切丝,于铜铛内煮成。***拌烟,另用竹筒实以棕丝,
群
聚吸之,索值数倍于常烟。专治此者,名开***馆。吸一二次后,刻不能离,暖气直注丹田
,可竟夜不寐。土人服此为导淫具,肢体萎缩,脏腑溃出,不杀身不止。官弁每为严禁,常
有身被逮系,犹求缓须臾,再吸一筒者。鸦土出噶喇吧。海东扎记∶***产外洋咬 吧吕宋
诸国,为渡海禁物,台地无赖人多和烟吸之,谓可助精神,彻宵不寐。凡吸必邀集多人,更
番作食、铺席于坑、众偃坐席上,中燃一灯,以吸百余口至数百口,烟筒以为管,大约八九
分,中实棕丝头发,两头用银镶首,侧开一孔如小指大,以黄泥掐成葫芦样,空其中,以火
之,嵌入首间小孔上,置***烟于葫芦首,烟止少许,吸之一口立尽,格格有声。饮食顿
令倍进,须肥甘,不尔肠胃不安。初服数月,犹可中止。迨服久偶辍,则困惫欲死。卒至破
家丧身。凡吸者面黑肩耸,两眼泪流,肠脱不收而死。
主治胃脘痛。神效。
<目录>卷二\火部
<篇名>藏香
内容:出西藏,作团成饼者良,如香炷者次之。色紫黄,气甚猛烈,焚之香闻百步外者佳。伪
者名
京香,不入药用。 有出打箭炉者,不及西藏出者第一。有红藏、黄藏、紫藏之分。 肖腾
麟西藏见闻录云∶藏香有紫、黄二色,粗、细二种,各处皆有,惟产于巴塘者为最。 朱大
骏云∶亲见藏香有黑如墨者,燃之催生甚炒。 宓元良云∶藏香有紫、黄二色,紫者内有琐
琐葡萄汁合成,故色紫。而性开关窍,透发而上升,能发痘 。黄者性下降,可催生,不可
乱用。 闻人达远云∶藏香有绿色者,云最贵,焚之嗅其烟,可清目,不知彼中何草合成。
叶明斋云∶藏香中有一种白色小丸子,焚之气颇幽爽,亦系番僧所贡,不知何名,其香气
嗅之,可治老人肠燥气虚便秘。入厕时焚一二丸最妙。亦可治痘。马少云卫藏图识∶藏香有
紫、黄二种,真者焚之烟凌霄汉,盖以珍宝屑成之。又有黑、白香,白香亦名吉吉香。黑香
亦名 香。 敏按∶藏香只有紫黄二色为正品,其所云红绿黑白诸色,皆属他香,近亦罕
见,姑存其说以备考。 王景略曾为织造寅公制藏香,其方云得自拉藏,予求其法,附载于
此,速香二片,沉香、黄熟香、黄檀香、广木香各四两;春花、甘松、三柰、玫瑰瓣、母丁
香、细辛、桧皮、生军、排草、乳香、金颜香、 榄油、苏合油、伽 、水安息各二两
,冰片一两,右各为极细末,以顶好榆面二斤,火消十两,化水,加老醇酒,调和为香。
杀邪治祟,功同苍术。痘疮不发,点床角上,令儿闻之,能透斑,甚妙。愈虐、催生明目。
按痘乃先天胎毒,非火不结,因感而发,最忌燥烈,以香气熏触,不愈滋其枯裂手。透
斑之
说,予终未敢深信,盖凡香皆作燥, 者犹烈。夫痘靥曰苗,痘发曰花。既曰花,则性未有
不喜润者,安得以香燥助其毒,即能透斑,终恐干红而归黑陷耳。
<目录>卷二
<篇名>土部
内容:(十八种)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杨妃粉
内容:产马嵬坡上,取之者必先祭然后掘之,去浮土三尺,有土如粉,腻滑光洁,于女子最宜
。泽
拭面,去黝 雀斑,美颜色。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丹灶泥
内容:岭南杂记∶出罗浮山,以粉红色者佳。 粤志∶罗浮冲虚观后,有稚川丹灶,取灶中土,
以
药槽之水洗之,丸小粒,投水中,辄有白气数缕,冲射四旁,生泡不已, 有声,顷之,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然后融化,服之可疗腹疾。道士号为丹滓,尝以饷客。
治晕船不服水土等症,丸如豆大,饮水调服。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洗手土
内容:坤舆典∶鸡足山有迦叶洗手土,彼方人若头痛者,以些少涂之即瘥。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观音粉
内容:处州府志∶云和山中有白善泥,以水搅碇而取之,和糯米粉一半蒸食之,可以疗饥。名
观音
粉。 生山土内,白如粉,绝细腻,岁荒,乡人辄掘取之,和麦面作饼饵以食,但不可多食
,多食能令便闭腹重,以其土性滞涩肠胃耳。生洞内者不可服,恐其有蛇虺涎毒。 郑仲夔
冷赏载云∶丙子岁荒,戈阳石窝村庵僧,梦大士告以山下土中有石粉,可取充饥。如言往掘
,果得之。俨若蕨粉,研细作粉,蒸熟甘美异常。乡人闻而竞采之,或有以荤油裹者,即苦
甚不堪入口,名大士粉,即此。 纲目石部载石面,即此。以为不常生,不知今山中皆有,
濒湖主治止言益气调中,食之止饥。而不知其去湿之功,十倍于苍术。盖亦土能制水之意耳
。
味微甘苦,性平。解虫毒,逐水肿,明目,疗湿黄。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乌龙粉
内容:丹术家名黑龙丹。系烧马粪釜脐煤。
生肌收口药用之,掺疮口即验。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白朱砂
内容:一名翠白,古方有用之,乃旧定窑器末也。近窑火气未脱,有毒,能腐肉,不宜服。 青
磁
末曰翠青,本经逢原∶白瓷器研细水飞,付痈肿,可代针砭。又点目去翳。 百草镜云∶白
朱砂系古瓷白色者,研粉入药。以其年久无火毒之害,必不得已,用破碎定窑入土过者,火
醋淬,研细水飞用。今人以近日窑气白色者代用,误矣。 按∶外科有九种十三根法,凡
种痈留根,有白瓷种,能令患毒不收口,时以取利,今逢原用以付痈肿。恐种毒留根,不宜
误用。或加入膏中以代针可也。然亦以少为贵。
接断骨神效方∶黄氏医抄∶研极细末,同黄蜡丸,酒吞三钱,取汗出,骨接有声,片时
即复
去翳障∶得效方∶有点眼翠白丹,用之。录验方∶有推云散,翠青翠白同用。 医学指
南目
疾门有拨云能光散,中用白朱砂,以童便合醋 制二十一次方用。
远近星障∶眼科要览∶白朱砂、牛黄、熊胆、白丁香、珍珠、冰片各一分;石燕、石蟹、琥
珀、珊瑚各三分,炉甘石 三钱,麝香半分,共为细末,蜜一两,调点。
鼻血不止∶慈惠编∶定窑瓷器乳极细末,吹少许入鼻孔内,立止。
治膈∶羲复方用白瓷片烧红,醋淬七次,研极细末,烧酒服三厘。
疮起沿∶白朱砂 红,淬入干烧酒内四两,七八次,以酥为度,研细水飞,每上药一
钱,
加冰片三厘,研细掺之,黑膏药盖贴。孕妇勿服,能坠胎。慎之。
鳝扛头∶叶氏方∶用细瓷器为末,香油调涂,立效。
治跌打闪衄伤方∶白朱砂,即回青瓷器,用火罐烧红,童便淬七次,研成粉,净用三钱,
乳
香没药俱去油各一钱,三味研为细末,用好黄酒送下,三日一服,三服全愈。
难产催生∶便易良方∶白细碗研碎末一钱,酒吞下,立刻即产。
纲目四卷主治内云∶白瓷器水磨,可灭瘢痕。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铸铜罐
内容:云溪方∶浙江湖州人,每担炉具赴他州,代人铸铜勺锅铲,其泥罐不轻弃,可入药。
治小儿头生软疖,出脓水不干,仍复 肿,用罐石上捶细末,醋调敷之,脓自溢干,迨泥落
而疾自愈。
<目录>卷二\土部
<篇名>白蜡尘
内容:此乃白蜡面